7月15日,由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院文化創新發展研究中心與復旦大學出版社聯合主辦的“文創:理論與實務雙向賦能——‘文創叢書’首發儀式暨文創產教研融合教學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會議云集了高校、出版界、文創產業界的知名專家、學者與業界翹楚,聚焦文化創意領域最新學術成果,探討產教研學融合新模式,推動文創行業高質量發展。
研討會首次發布了國內第一套文化創意學專業的系列教材——“博學·文創”系列叢書,該系列教材共7本,包括《文化創意學概論》《文化創意傳播學》《文化創意倫理與法規》《會展文創理論與實務》《旅游文創理論與實務》《文化創意設計學》《文娛文創理論與實務》,涉及文化創意學多個關鍵領域,涵蓋文化學、傳播學、法學、設計學、博物館學、旅游管理學等多學科,標志著我國文創教育與理論體系建設邁入新階段。
文創叢書主編、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院副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薛可表示,從“新起點”看,文創叢書立足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新形勢、文化創意人才培養新需求、文化創意教材建設新體系的時代背景應運而生,作為國內第一套文化創意學專業的系列教材,已有近100所院校使用該套教材叢書并納入教學體系;從“新視角”看,叢書以中國社會發展特色為新視角,以“教育育人”的思政理念為編撰基準,以“數創教材體系”理念打破傳統教材建設模式;從“新內涵”看,叢書注重思政性、原創性、科學性、時代性、實踐性、先進性的協調整合,以期實現從“才”到“人才”、從西化到中國、從單一到融合、從象牙塔到大社會、從“泛化”工具到“專精”工具的升級,推動中國自主文化創意知識體系建設并培養中國特色的高階性文創領軍人才。
從建構文創自主知識體系的重要性看,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波英強調文創產業是21世紀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文創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理論的支持,文創教育應當與時俱進。復旦大學出版社副總經理、編審王聯合認為“博學·文創”系列叢書有助于推動建構中國文創自主知識體系。山東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邵明華教授認為,構建原創性教材既是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建設的要求,也是學科體系是否成熟的衡量指標。復旦大學出版社編輯方毅超肯定了“博學·文創”系列叢書在本土化程度、技術前沿性、學科交叉性、教學實用性上的顯著優勢,贊揚叢書實現了高校教學與行業從業者雙導向的受眾定位。上海工藝美術廠董事長孫佩從實踐視角剖析了業界對文創知識體系及高階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與期待,肯定了叢書在關注理論的基礎上對實踐案例的重視。
與會專家也圍繞“如何培養中國特色的高階性文創領軍人才”展開研討。研討會別開生面地納入圖書編輯、影像科技、藝術設計等產業專家、文創教師、文創研究生、出版社等多元主體,從文化創意學、傳播學、經濟學、設計學、法學等跨學科領域,探討培養中國現代化式的文創人才的新思路。
(中國日報上海分社 周文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