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麒麟區總面積1543.5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9.64萬人,轄3鎮11街道、134個村(社區)、736個村(居)民小組,是曲靖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主城區人口流動性大、歷史遺留問題多、社會治安復雜,社會治理任務艱巨。今年以來,麒麟區緊扣“五有”“五化”工作要求,立足矛盾化解“只跑一地”目標,高位推進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綜治中心建設,確保群眾抬頭看得見、一眼認得出、一步邁得進、一地能解決。
陣地建設標準化 讓群眾“只跑一地”
按照因地制宜、資源整合原則,標準化打造三級綜治中心陣地。堅持高位謀劃、全面統籌推進。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三級綜治中心建設工作,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先后進行研究,并在場所、人員、經費上給予充分保障,推動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走深走實。堅持便民實用、建好三級陣地。區綜治中心堅持實體實戰,在原矛調中心基礎上優化升級,建成1200平方米實體化陣地,科學設置引導受理區、多元化解區、研判調度區、公共法律服務區等“四區多室”,實現群眾訴求全量受理。鎮(街道)綜治中心依托街道黨群服務中心或司法所建設,設群眾接待、矛盾糾紛調處、指揮調度、分析研判等功能室。村(社區)依托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設群眾接待、矛盾糾紛調處、分析研判和調度、警務等功能室。目前基本實現了三級綜治中心“1+14+134”全覆蓋。堅持科技賦能,打造指揮中樞。依托“曲靖市綜治9+X”和“幸福麒麟”兩個平臺,匯集各類基礎數據100萬余條,匯入重點部位高清監控近1萬路,建起社會治理“數據庫”,并預接入“云綜治”信息平臺,為綜治中心作用發揮及風險預測預警等提供有力數據支撐。
資源整合多元化 讓解紛“只進一門”
全口徑整合解紛資源,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主抓、社會協同、群眾參與的工作格局。整合部門資源、凝聚工作合力。實行“1+11+N”人員進駐模式,政法委牽頭,整合公安、法院、檢察、司法、信訪、人社、住建等11部門集中常駐,群團聯盟、工信、教體、能源等部門根據工作需要“隨駐”,實現“一地辦多事”。整合調解資源、搭建調解矩陣。設綜合調處室+5個專業調解室,引進益寧“和事佬”、三寶“亮亮”等個人調解品牌及全區11個專業性、行業性調委會,組建起“調解專家人才庫”,同時通過麒麟區心理咨詢師協會,引進心理咨詢專家進駐,全方位幫助來訪群眾化解矛盾糾紛。聚焦源頭治理、強化風險防控。為強化綜治中心指導推動群防群治、聯防聯控功能,依托4127個網格、15681名網格員,14268個聯防聯戶單元、14354名“吹哨人”,1017個末端防處單元,共同構建“專群結合、多元共治”治理體系,在實戰運行中激發綜治中心指導推動群防群治、聯防聯控功能。
運行機制長效化 讓矛盾“一站辦結”
以機制建設為保障,健全完善8項工作機制,構建高效運轉、閉環管理的工作體系。強化“一站式”受理。建立登記、受理、研判、分流、反饋等閉環工作機制,按照“2+4”模式分設綜治綜合接待、信訪綜合接待2個綜合類接待窗口,政法類(涉法涉訴)、城鄉建設類、勞動和社會保障類、市場管理類4個類別接待窗口,各鎮(街道)、村(社區)均設置群眾接待區,“一站式”受理群眾反映的各類訴求。強化“一攬子”調處。建立研判調度、聯合調處、協調聯動等工作機制,制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流程圖,確保群眾的每一項訴求有人辦、依法辦。強化“全鏈條”督辦。建立跟蹤督辦機制,對辦理程序、化解結果進行督辦,督促責任部門加強跟蹤管理,監督協議履行,做到案結事了。
自5月三級綜治中心運行以來,區綜治中心接待來訪群眾61批117人次,均妥善分流辦理;鎮(街道)、村(社區)兩級綜治中心受理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16件,全區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信訪總量分別環比下降29.8%、18.87%、20.39%。
本報記者 甘仕恩 通訊員 李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