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近日,記者走進雨城區檢察院“未雨情”工作室,一面展示著各類信息的數據大屏映入眼簾。屏幕上,涉案敏感場所、敏感場所案發趨勢、強制報告反查線索詳單等數據實時更新,變化的數字背后,是一個個被守護的青春故事。
雨城區人民檢察院于2017年組建了“未雨情”工作室,通過司法保護與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五大保護的有機融合,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未成年人保護新格局。
近年來,工作室始終秉持“未雨綢繆防患未然、未雨先知精準幫扶、未雨先行創新機制”的工作理念,用法律和愛為孩子們撐起一片法治的晴空,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對孩子們的關愛與保護,先后被評為四川省政法系統先進集體、四川省巾幗文明崗等;工作室成員也榮獲全國普法先進個人等稱號。
多面守護 織密成長“防護網”
“未雨情”工作室始終相信,保護孩子需要多一份細心、多一重保障。2024年,他們從刑事案件中抽絲剝繭,發現并辦理了9件延伸保護案件——這些數字背后,是孩子們更安全的成長環境,是司法溫度最實在的體現。
在整治“影咖”行業亂象時,工作室聯合多部門,既嚴查違規經營,又用數字化手段建立長效監督機制,讓隱患無處藏身。該案被評為四川省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優秀案例——榮譽背后,是孩子們更安全的成長空間。
走進鄉鎮 播撒法治的種子
數據無聲,卻道出心酸:雨城區涉罪未成年人多來自鄉鎮。2024年,工作室將目光投向犯罪率較高的某鎮,聯合當地政府、學校、司法所,在鎮上的九年一貫制學校成立了幫扶幫教中心。
12名徘徊在歧路邊緣的孩子,在這里遇見了“人生導師”。干警們像對待自家孩子一樣,耐心傾聽、細心引導,用法律和溫情為他們撥正成長的方向。
數字賦能 守護精準到“心”
如何讓保護更精準?工作室用科技點亮了答案。工作室通過數字化建模,將犯罪數據與鄉鎮人口、學校、娛樂場所等信息關聯,繪制出一張“未成年人保護地圖”。
哪個鎮(街道)問題突出?哪些風險需要警惕?數據一目了然。2024年,三個犯罪高發鎮街在模型指引下開展靶向預防,效果顯著——冰冷的數字,因注入檢察人的溫度,成了孩子們的安全密碼。
法治課堂 點亮成長燈塔
校園里,笑聲與法同行。在興賢小學、碧峰峽中心小學的課堂上,工作室干警用真實案例講述如何遠離詐騙、欺凌和性侵害。孩子們舉起小手爭相提問:“遇到壞人怎么辦?”“同學打我算犯罪嗎?”——這些稚嫩的問題,在互動中被化解為實用的自護本領。
攜手基層 共筑愛的同心圓
保護孩子,從來不是獨行路。工作室走進婦聯,為百余名基層婦兒工作者開設專題講座。從未成年人保護法到家庭監護技巧,從識別欺凌信號到及時干預——法律條文化作樸實語言,融入基層工作的點滴。
未來 守護仍在繼續
“未雨情”工作室的故事里,沒有豪言壯語,只有潤物無聲的守護:一次走訪、一堂課、一份數據分析……這些平凡的碎片,拼湊出雨城區孩子們更安全的明天。
正如他們的名字:風雨未至,溫情先達。在這把“法治傘”下,雨城每個孩子都將迎著陽光,茁壯成長。
▌記者:王海(素材來源于雨城區檢察院“未雨情”工作室)
▌編輯:王海
▌校對:鄭膠
▌責編:陳澤睿
▌審核:徐召紅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了解更多有關雨城的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