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球一打完,氣氛就變得有點微妙,說白了,澳大利亞女籃直接在亞洲杯小組賽里來了個三連勝,剛剛還被日本領先9分,轉眼間就完成了逆轉,最終79:67把日本女籃送下去,直接晉級半決賽,這一波操作下來,整個分區的格局都變得撲朔迷離,尤其對中國女籃來說,壓力是真的上頭,畢竟,這澳洲隊現在怎么看都不像個“外卡,更像是本屆亞洲杯最大攔路虎。
比賽其實一上來,日本女籃的外線就開了掛,前10分里9分是三分,手感熱得發燙,澳大利亞這邊也不是吃素的,外線給了回應,倆隊開局就互相對噴,比分一度你來我往,第一節結束,澳大利亞26:22,暫時領先4分,這時候其實還看不出什么苗頭,場面上也就是正常拉鋸,誰也沒能一錘定音,觀眾席上估計都在等著看下半場誰先掉鏈子。
到了第二節,劇情突然變了,還是日本女籃外線開火,連續幾記三分球直接反超比分,甚至一度把澳大利亞按在地板上摩擦,半場打完,日本51:42,領先澳大利亞9分,說實話,這會兒要不是澳大利亞那幫人身高擺在那兒,日本女籃再順點,差點就能把比賽早早收工,現場很多人甚至已經在暢想日本能不能復制前幾屆的強勢,結果,故事沒那么簡單。
易邊再戰,澳大利亞女籃突然把強度拉滿,12個人輪番上陣,幾乎每一波防守都在消耗對面體能,日本女籃明顯跟不上節奏,第三節和第四節一共只拿了16分,進攻徹底啞火,整場比賽的轉折點也就此出現,澳大利亞這邊雖然三分不靈,但靠著身高和對抗,把內線優勢打得明明白白,等日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澳隊再發起總攻,內外結合一氣呵成,直接把日本女籃逆轉了,這種打法說白了就是“打不過就耗、耗到你頂不住我再收割,別的不說,這套戰術真是吃了體能和板凳深度的紅利。
說到這里,問題來了,日本女籃這屆其實狀態一般,前兩場打黎巴嫩和菲律賓都是險勝,也都是末節差點崩盤,要不是對手火力不足,能不能過關還真不好說,這場碰上澳大利亞,基本上外線一熄火就沒脾氣了,畢竟下半場被澳隊一頓強度一壓,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這種場景其實讓不少中國球迷都想起了咱們去年世界杯上跟澳大利亞的對抗,拼到最后基本靠意志力撐著。
再說回澳大利亞女籃,三連勝晉級半決賽,士氣肯定是上來了,雖然之前和中國女籃打了兩場熱身賽,1勝1負互有勝負,但說到底,人家靠的不是三分球,是身高和身體素質,12個人個個能打主力,輪換深度和體能都不用太擔心,這點其實是中國女籃最大的隱患,尤其碰到澳洲這種“人多能跑的隊伍,打得你喘不過氣來,搞不好后面還真有可能被拖垮。
當然也不是說中國女籃就沒戲,其實澳大利亞這場三分球表現也就那樣,外線一旦被限制住,進攻套路就沒那么豐富,如果中國女籃能用聯防或者輪轉,把她們主要得分點卡住,再加上身高不落下風,內線硬碰硬說不定還有機會,但說到底,這種打法對體能要求太高,主力球員消耗也大,一旦打到關鍵時刻,板凳不夠厚就很容易掉鏈子,這也是中國女籃一直以來需要補的課。
看完這場球,很多網友都在評論區吵起來,有人覺得澳大利亞就是靠身體,技術一般,但也有人說人家這才叫現代籃球,拼的就是團隊和輪換,還有球員適應多位置的能力,拋開情緒不談,其實這場比賽對中國女籃提出了新要求,就是不能只靠主力硬剛,戰術變化和體能儲備必須跟上,否則半決賽甚至決賽碰上澳大利亞,真有可能陰溝翻船。
最有意思的地方還在于,現在澳大利亞女籃的自信心明顯提升,晉級后接受采訪的時候,主帥和球員都在強調團隊和身體素質的優勢,意思就是說,誰碰上我們都得繃緊神經,這種底氣其實是建立在連續逆轉和大勝基礎上的,尤其這場逆轉日本,表面上看是技戰術的勝利,其實更是心理層面的博弈,給對手制造了不小的心理壓力。
中國女籃這邊,想要衛冕,難度確實不小,尤其面對澳大利亞這種風格的球隊,防守強度、內線保護和體能儲備都得拉滿,不能有一絲松懈,關鍵時刻還得看主教練臨場指揮和球員個人能力的發揮,畢竟這種級別的對抗,有時候拼的就是最后幾分鐘的意志力和執行力。
綜上,澳大利亞女籃這場逆轉日本,直接晉級半決賽,把整個亞洲杯的懸念又加了一層,對中國女籃來說,不光是技戰術的對抗,更像是一場心理和體能的雙重考試,誰能笑到最后,還真不好說,球迷們也不妨大膽預測一下,如果真的中澳決賽,你更看好誰能笑到最后,歡迎點贊、回懟,咱們評論區接著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