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留斯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宣稱:“如果俄國攻擊北約,我們的士兵準備好開槍,殺死俄軍。”此言論一出,迅速在國際社會引發強烈震動。
德國軍事轉向的信號
皮斯托留斯的這番表態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德國軍事轉型的一個顯著標志。德聯邦議會批準的軍費計劃顯示,到2029年德國將支出1620億歐元,這是冷戰以來的最高紀錄。同時,德國在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國的常駐部隊已進入全天候部署狀態,戰術調整明確指向俄羅斯。
德國一直背負著歷史包袱,對于戰爭態度向來謹慎。此次防長直接說出“殺死”俄軍,標志著德國心理底線發生質變。盡管有媒體提醒其克制措辭,但皮斯托留斯選擇將威懾擺在明面。這背后也有著戰略考量,德國作為北約核心成員,在俄烏戰爭爆發后雖提供援助,但常被盟友批評在政治層面不夠強硬。此次表態,防長等于向盟友宣告德國不僅出錢,還準備開火。
俄羅斯強硬回應
克里姆林宮對此反應強烈。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回應稱:“德國正在再次變得危險。”這句話具有深厚的歷史背景,蘇聯時期就常提及,而此次出自總統發言人之口,等于官方認定德國的軍力準備已被俄羅斯列入高危。
俄羅斯對德國的軍事動向一直保持高度警惕,二戰期間蘇聯遭受德國重創,這段歷史在俄羅斯心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如今德國防長稱要“殺俄軍”,對俄羅斯的政治情緒沖擊極大。
俄軍內部迅速做出反應,西部戰區進入“信息戰準備等級提升狀態”,警惕值明顯上升。俄議會多名成員發表聲明,稱德國的表態“證明北約是侵略性組織”,幾位軍工代表甚至在杜馬會議上建議“對德國武器運輸路線進行技術打擊”。同時,俄羅斯重新部署對德的戰略宣傳,通過媒體構建“德國再次軍國主義復蘇 → 北約默許其擴張 → 俄羅斯必須自衛”的邏輯鏈,徹底擺脫了過去幾年對德國“克制外交”的設定。
歐洲反應不一
歐洲各國對德國防長言論的反應復雜多樣。波蘭點頭稱贊德國正視威脅,并建議德國將駐立陶宛旅擴編到實戰規模;波羅的海三國也對德國表態表示歡迎,認為其清空了多年的“不確定感”。
然而,法國總統提醒各方要“避免激化局勢、引發誤判”;意大利防長則質疑德國是準備反擊還是主動出擊,擔憂這會刺激俄羅斯升級邊境部署,將歐洲拖進軍備競賽。
在德國國內,總理府發言人雖未否認防長說法,但強調這是在假設俄羅斯攻擊北約背景下的防御性回應,外交部則未表態,顯示出并不愿讓話題持續發酵。同時,媒體上也出現諸多關于德國軍事政策、歐洲和平等問題的討論。有政治觀察家指出,防長此時高調強硬,一定程度上是為轉移國內焦點,而德國軍工產業也因這一表態訂單量上揚、股價上漲。
此次德防長的言論引發的不僅僅是一場“聲明對聲明”的話語較量,更是一次輿論與戰略位置的全面交換,給本就緊張的歐洲安全局勢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未來,俄德關系將走向何方,歐洲又將如何應對這一局勢變化,值得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