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六國購買中國大批量武器裝備,提升本國軍事實力。與此同時,武契奇做出聰明選擇,塞爾維亞列裝中國導彈同時,精銳部隊前往河北參加聯合軍演,這背后的意義又是什么?
最近這段時間,有關伊朗準備向中國采購殲-10CE戰斗機的消息被傳的沸沸揚揚。針對這一消息,我國防部也作出明確回應,強調愿與友好國家分享中國裝備發展成果,為地區與世界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這一表態有兩層意思:第一,對于武器裝備的出口,中方是持開放的態度。第二,中方在出口武器裝備的時候會保持謹慎和負責,不會拱火挑事制造事端。這種負責任的行徑也與美西方國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畢竟后者為了出口武器裝備不惜在全球各地挑起事端和沖突。至于中國戰機為什么會在這個時間節點獲得國外買家的親睞,這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中國綜合實力的提升,使得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力和地位持續提升。第二,中國武器裝備出口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屬于真正意義上的“錢貨兩清”。第三,中國武器裝備不僅性能先進,而且價格也要更加實惠,極具性價比,可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正是基于以上三個因素,中國在過去10年的時間里,在全球軍火市場的出口榜單中牢牢占據前五的位置,僅次于美國、俄羅斯、法國和德國,出口規模達到了總量的6%,這一數值相當可觀。
目前,除了在印巴沖突中大獲全勝的巴基斯坦外,埃及、泰國、阿爾及利亞、孟加拉國和塞爾維亞等國家都紛紛大規模采購中國武器裝備,包括戰斗機、防空導彈系統、導彈護衛艦、常規潛艇等,類型涵蓋海陸空三軍裝備,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全系供應,這也讓中國成為繼美俄之后,全球為數不多可以獨立供應各類型武器裝備的國家。也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樣,上述國家購買中國軍火的背后是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一次重大改變。美西方國家因為喜歡添加附加條件以及國際影響力下滑等因素的影響,慢慢丟掉了一部分市場占有率。俄羅斯則因為俄烏沖突的原因,難以確保武器裝備的出口穩定,這也給了中國擴大市場占有率的機會。當然,中國良好的信譽也是一個關鍵因素。
以塞爾維亞為例,中國的武器裝備如今已經慢慢成為其軍隊的主戰裝備,包括最為重要的防空導彈系統和預警雷達等,毫無疑問,武契奇這次做出了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首先,他非常清楚中國和塞爾維亞之間的軍售合作不會受到第三方的影響,換句話說,北約想通過施壓的方式來阻止塞爾維亞提升軍事實力完全是白日做夢。其次,中國研制生產的武器裝備性能先進且穩定可靠,能夠滿足塞爾維亞的軍隊作戰需求,可以有效維護塞爾維亞的領土主權與合法權益、最后。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對于塞爾維亞來說百利而無一弊。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7月中下旬,中國與塞爾維亞兩國陸軍將在河北舉行“和平衛士-2025”特種部隊聯合訓練。
我國防部發言人在回應此事時表示,這是中塞兩軍首次開展聯訓,將有效提升參訓部隊實戰能力、深化兩軍務實合作。作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合作伙伴,塞爾維亞與中國的合作關系正在日益加強,所以這次塞爾維亞精銳作戰部隊前往中國參加聯合演習,將進一步鞏固雙邊戰略伙伴關系。而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可以視為塞爾維亞對美西方國家釋放的一個明確信號,即塞爾維亞可以通過與中國的合作來應對危機和挑戰,而中國為塞爾維亞提供的戰略發展機遇也將是武契奇接下來面對西方國家施壓的關鍵籌碼與重要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