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韓美情報聯合報告顯示,朝鮮炮彈大量流入俄羅斯。僅三個月內,1200萬枚彈藥借道2.8萬個集裝箱抵達俄軍火線。
烏克蘭方面統計,俄軍前線40%的彈藥來自朝鮮。聯合國安理會緊急通報,俄烏戰場傷亡升至新高峰,60%的烏軍傷亡與朝鮮炮彈直接相關。
與此同時,特朗普在白宮宣稱,將對俄羅斯實施100%懲罰性關稅,并對中國和印度等采購俄羅斯能源的國家啟動“二級制裁”。
火力升級,博弈失控
朝鮮與俄羅斯之間的彈藥運輸,已徹底改變前線戰局。韓國國防部監測到,朝鮮不僅提供152毫米口徑炮彈,還交付多枚短程彈道導彈。俄軍總參謀部公開承認,前線補給線因朝方援助壓力大幅緩解。
烏克蘭防線承壓,過去三個月烏軍損失激增,60%傷亡歸因于朝鮮炮彈。俄朝軍事合作遠不止彈藥。朝鮮派遣上萬名士兵、工兵和技術工人,協助俄軍修復庫爾斯克等重鎮。
俄軍高層對朝鮮士兵評價極高,公開承諾一旦朝鮮遭遇外敵入侵,將動用《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出兵響應。
在7月13日,烏克蘭總參謀部通報,單日戰斗次數高達97次,俄軍火力密度罕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基輔感謝北約秘書長呂特,強調歐美新一輪援助將極大改變局勢。英國、法國宣布,聯合派遣5萬人直接介入烏克蘭戰場,歐洲軍事存在大幅抬升。
特朗普制裁升級
特朗普在白宮會見北約秘書長呂特后,公開表示對普京極度不滿。美國將向烏克蘭追加“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提升烏軍防御層級。特朗普直言:“若50天內俄烏無法實現?;?,美國將對俄羅斯征收100%關稅?!?/strong>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透露,這次關稅不僅針對俄美之間的直接貿易(年貿易額約80億美元,影響有限),更重在“二級制裁”——凡與俄羅斯進行石油、天然氣、石油產品及鈾貿易的國家,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將被征收500%關稅。美駐北約大使明確點名中國和印度,稱措施就是要切斷俄油資金鏈。
2024年,中國自俄羅斯進口石油10847.13萬噸,金額624.26億美元,占中國石油進口總量19%。印度自俄進口約9000萬噸,約占其石油進口的36%。德國也被曝仍在采購俄油。美國參議員格雷厄姆推動新法案,推動“全面能源禁運+高額關稅”雙管齊下。
市場高度緊張,路透社稱全球油價已沖高至每桶108美元,全球能源流向面臨重塑。印度面臨巨大壓力,短期內難以找到俄油替代方案。中國能源進口渠道多元,供應安全總體可控。
俄朝同盟升級
拉夫羅夫于7月中旬訪問朝鮮,雙方舉行超長時間閉門會談。朝鮮高層承諾:無條件支持俄羅斯所有軍事和外交決策。
拉夫羅夫公開承認朝鮮核地位,俄羅斯向朝鮮轉讓S-400防空系統、“鎧甲S-1”生產線及伊斯坎德爾導彈核心技術。
會談結束后,拉夫羅夫直飛北京,參加上合組織外長會。普京親自授意,要求向中方全面交底俄方戰略計劃,確保中俄在關鍵節點步調一致。
東北亞安全局勢驟然升溫。美韓在黃海部署12艘“宙斯盾”驅逐艦,B-52H轟炸機逼近朝鮮海岸40海里。
朝鮮高調試射三枚高超音速導彈,彈道穿越美韓禁飛區,并落入駐日美軍基地附近海域。美日韓防務高層緊急磋商,警告區域對抗風險大增。
俄朝合作已從軍火交易升級為軍事同盟,直接重塑東北亞戰略格局。美國被迫抽調更多軍事資源投入半島,東歐與東亞同時面臨戰略壓力。
中俄高層密集溝通
7月13日,拉夫羅夫抵達北京,與王毅外長多輪深度會談。值得注意的是,兩國外長及所有隨行人員均未打領帶。這一細節被外界解讀為中俄關系高度互信、務實且高效。
雙方會談議題聚焦美俄新一輪金融與能源制裁、俄烏沖突可能走向,以及聯合國憲章下的多邊解決途徑。
俄方向中方通報最新局勢走向,中方重申堅持歷史縱深、戰略高度、長遠角度推進兩國合作。王毅表示,中俄外長密切接觸有助于落實元首共識,維護全球穩定。
俄羅斯外交部聲明,俄中高層探討了美俄、中俄關系及烏克蘭危機解決前景,雙方均承諾在涉及彼此根本利益問題上堅定相互支持。
中方外交部發言人強調,中俄關系是當今世界最穩定、最成熟、最具戰略價值的“大國關系”。對美方脅迫和關稅戰,中方態度明確:關稅沒有贏家,脅迫無助于問題解決。
美國新一輪“二級制裁”帶來全球能源流向劇變。中國能源進口渠道分散,長期布局中東、非洲、南美等多地資源,俄油占比雖高但可控。路透社分析,特朗普的“極限施壓”對中國實際影響有限,反而可能加劇全球通脹壓力。
印度則陷入兩難。俄油為其最大進口來源之一,一旦美方制裁生效,印度石油供應鏈將被迫重組,短期內難以找到平價替代。印度政府已多次與美方磋商,爭取豁免,但前景未明。
德國等歐洲國家表態繼續少量采購俄油,兼顧能源安全與對俄制裁壓力。歐洲新組建5萬聯軍入烏,顯示對俄制裁與軍事壓力“雙管齊下”。
俄方表態與未來懸念
俄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第一副主席茹拉夫廖夫在莫斯科接受采訪時坦言,美俄雙邊貿易體量極小(約80億美元),美國直接加稅“意義不大”。真正受影響的是中印等第三國。俄方認為,特朗普的“二級關稅”更多是聲勢大于實效。
俄烏戰場僵局未解。普京在作出最終決策前,始終高度重視與中國的磋商與協調。俄中高層多次強調,雙方將在各自根本利益問題上堅定相互支持,確保戰略安全。
1200萬炮彈的數字,既是俄朝軍事協作的“硬通貨”,也是全球能源與安全格局動蕩的真實寫照。美歐制裁升級、俄朝同盟加深、中俄高層密集磋商、能源貿易鏈條重塑,國際局勢已遠超俄烏戰場本身。
參考資料:
環球網:2025-07-15 20:13:俄專家:俄將冷靜對待美關稅威脅 美供烏武器投入戰場還需時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