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親家為什么難相處?
第一,經濟地位上有懸殊。
第二,地域不同,帶來不同的習俗。
第三,深度溝通的機會很少。
第四,小夫妻的矛盾,波及到親家關系......
難受的是,不管親家關系好不好,只要小夫妻沒有離婚,就要去面對。
與其硬著頭皮和親家尷尬地相處,還不如主動去尋找相處的好模式,讓大家庭順順利利。
有一種做法,叫“四六分”。通常是指生意人之間的合作,自己獲利少一些,形成細水長流。
親家交往,也是利益和關系的博弈,學到“四六分”的方法,不無裨益。
01
四分,是“禮讓”。
《陶朱公商經十八法》中寫道:“于已有利而于人無利者,小商也;于已有利而于人亦有利者,大商也;損人之利以利已之利者,奸商也。”
讓利于人,不會讓商人虧損,反而會帶來更多利益。
就是我們去超市購物,也喜歡那些薄利多銷的店鋪。這也是購物者心態。
作為親家,你把對方當成一位“購物者”,讓對方總是得到物美價廉的東西,是不是對方就高興了?
作為親家,你把對方當成長期合作的人,讓對方得到比自己多一些的利益,那么合作就少了爭吵,也多了一份人情味。
讓一讓,天地寬,果真如此。
兒女結婚的時候,彩禮的事情,讓對方先挑明。
多少親家,在兒女結婚之前,就鬧翻臉了。彩禮多了,說是“賣掉女兒”,女方家庭貪得無厭。不要彩禮,又說女方“沒有用”。
還不如讓對方先挑明,自己再去調整。比方說,男方認為,按照本地的習俗,五萬就夠了。女方順勢談一談自己的想法,老家的習俗,這就形成商議,求同存異。
幫忙帶娃的時候,讓對方優先去,或者不去。
現在的兒女們,生三五個孩子的情況少了,生一兩個孩子的情況多了。
如果雙方父母都爭著去帶娃,這還真的為難了兒女。
你還是和親家打個電話,給對方優先權。至于對方忙不完的工作,或者需要輪換,你再去帶娃好了。
起爭執的時候,讓對方說完,充分表達。
不管你多好,親家也可能和你有爭執。此時,你一定要止損。
讓對方把話說完,哪怕是怒氣沖沖的話。
充分表達之后,一個人往往沒有了怒氣,而是如釋重負。這時候,你再去和親家聊一聊,應該順利很多。
也許一些人,怒氣過后,還會和顏悅色,覺得自己失態了。這不是你啥都不干,卻把關系搞好了嗎?
當然,你退讓的時候,一定要真誠,而不是心不甘情不愿,還給對方臉色。
越是真誠的退讓,越會讓對方感受到“不好意思得寸進尺”,不好意思“為難”。
02
六分,是“隱藏”。
按照分配方案,你得了四分,那么對方就得六分了。
你要是挑明,對方得了六分,占便宜了。那你的禮讓,適得其反,引起誤會是可能的。
聰明的人,第一時間,就是隱藏“幫助親家的事”,真正做到潤物細無聲。正如老子說的:“善行無轍跡。”
比方說,過節,親家送來土雞,你回敬一瓶好酒。酒的價格是土雞的數倍,但是你告訴親家,這是普通酒,別提價格。
隱藏“自家的優勢”,保持低調謙卑。
有的老人會退休,有的老人一輩子不退休。
有的家庭,兒女腰纏萬貫,有的家庭兒女窮困,工作都找不到。
雖然我們爭取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人,但是偏差是肯定存在的。
你作為優勢的一方,一定要隱藏自己的優勢。不在親家面前談自己的兒女多厲害,存款多少,退休金花不完等。
隱藏“對人的猜忌”,時間長了,一切都會真相大白。
有一些事情,霧里看花一樣。你要是把自己猜想的東西說起來,那虛假的話,就不斷冒出來。
很多東西,是不要求證的。你就等一段時間,什么都會知道。
比方說,親家公曾經有第三者,一些親戚告訴你相關的情況。你還求證,不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也許親戚是沒安好心呢。
日久見人心。經過長時間的交往,你去看親家的優點和缺點,習慣揚長避短,就沒有看不順眼的,就沒有不信任的人。
隱藏“對女婿兒媳的不滿”,畢竟人沒有完美。
兒媳到你家,就需要你調教。所有的不滿意,是婆家的問題。學會自己承擔責任,比指責親家,好很多。
女婿不夠孝順,這也合情合理,畢竟女婿要多管自己的父母。
反正你把兒媳女婿看順眼了,那么你和親家交往,臉色和言語都好很多。這也是愛屋及烏的道理。
做親家,如同流水一樣:你高我便退去,你低我便涌來;水利萬物而不爭;滴水藏海。
給對方好處,自己也不動聲色,這是親家相處的一份自律。
03
親家關系如何,深度影響到兒女和愛人的關系,不可小看。
對于一些遠嫁的女兒,還好,反正和親家八竿子打不著;兒女和愛人在遠方打工,也是一樣。
對于走得近的親家,關系越發復雜,甚至親家本身,就是遠房親戚,或者是朋友的朋友等。隔壁村里有親家,也可能。地方距離越近,越要讓和藏,把人情的空間變大一些。
好關系,四分靠讓,六分在藏,吃虧是福。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