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1952年的上甘嶺戰役是抗美援朝末期極其重要的一場仗。
老美試圖用這一場戰爭來挽救他們必敗的局面,但最終還是沒能改變他們必輸的結局。
或許很多人都存在一個疑問,為何老美不使用噴火器呢?
要知道老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廣泛使用的M2火焰噴射器,可是把日軍打到了自閉。
而我軍的坑道戰也是享譽全球,那美軍為什么不用噴火器對付我軍呢?
試想一下我軍在坑道出口碰到了噴火器,那得是多么絕望的事,那在上甘嶺戰役中美軍為何不使用呢?
此坑道戰非彼坑道戰
或許很多人想到坑道戰的第一反應,都是電視劇里老百姓在灶臺下挖的洞,但上甘嶺的坑道是這樣嗎?遠遠不是。
要知道在抗美援朝中,我軍面對的可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軍事強國。
武器裝備那都是世界第一流,尤其是老美掌握了制空權,可以在天空中對我軍進行無差別打擊。
可以說當時除了我國之外,世界上沒有國家相信我國會贏。
但我軍不僅堅持到了最后,甚至還取得了勝利,而在這中間坑道戰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因為坑道戰大大降低了敵軍的空炮火力,也讓我軍能夠找到有效時機順利反擊。
尤其是在上甘嶺戰役中,我軍在處于劣勢的情況下,竟然靠著坑道和敵軍進行了長時間的防御戰。
這樣的強度,直接為抗美援朝坑道戰增添了一筆典型戰例,所以這樣的坑道絕對不是簡簡單單的。
到1952年的時候,志愿軍在橫貫朝鮮半島中部250公里長的整個戰線上。
形成了具有20至30公里縱深、以坑道為骨干、支撐點式的陣地防御體系,構筑起一條堅不可摧的“地下長城”。
也許只是簡單的幾個數字還不足以讓人明白,其實截至朝鮮戰爭結束,志愿軍構筑的大小坑道足足有1250多公里,挖塹壕和交通壕甚至達到了驚人的6240公里。
簡單來說比我國的萬里長城還要長,所以老美的炮火打不垮坑道也是有道理的。
但炮火打不垮并不代表噴火器沒有用,要知道坑道入口要是被放上了噴火器,那對于我軍來說是一件多么絕望的事,畢竟美軍的噴火器當初可是把日軍打到了自閉。
美軍二戰中用噴火器痛殺日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不愿意放棄太平洋地區的島嶼,于是躲藏在曲折環繞的坑道中,試圖用這樣的方式來和美軍打持久戰。
原以為這樣老美就拿他們沒有辦法,但辦法總是比困難多,更何況他們面對的是世界一流軍事強國美國呢。
當時美軍在二戰中經常使用的噴火器是M2A1-7和M2-2型,從M1型發展到M2型,后者的射程和可靠性都有所提高。
尤其是M2型火焰噴射器的射程可達40米左右,火焰的有效焚燒范圍也相應增加。
在實際戰斗中,美軍使用M2火焰噴射器對付日軍的碉堡和工事,效果很好。
比如,在1943年1月15日的一個戰例中,美軍海軍陸戰2師8團使用噴火器成功摧毀了日軍的碉堡,并燒死了里面的日軍。
也許有人會想為什么美軍不用坦克大炮呢?那些武器不比噴火器有用多了,但殺雞焉用牛刀,對付日軍僅僅需要噴火器罷了,還用不上坦克大炮。
之后他們為了肅清剩余日軍,直接對坑道里的日軍使用噴火器。
雖然噴射出的火焰不能直接接觸到藏起來的日軍,但燃燒起來的油料會慢慢消耗掉坑道里的氧氣,而這也就意味著坑道里的日軍會活活窒息而亡。
可以說,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島嶼爭奪戰中傷亡巨大,噴火器有著不可推卸的作用。
以至于經過了二戰,日軍聽到噴火器都有條件反射,在心理上對日本士兵帶來了極大的恐懼。
在朝鮮戰場時,很多人都以為老美會故伎重施,畢竟我軍也擅長坑道戰,可美軍沒使用呢?難道是老美良心發現嗎?
為何美軍不用噴火器對付我軍
其實美軍一開始根本就沒想到用噴火器這種小武器,而是打算直接用炮火拿下上甘嶺。
1952年10月14日當天,老美一口氣拉出了320門重炮27輛坦克。
或許這個武器數量對于現如今的我國來說不是什么大問題,但對于當時的我軍來說可謂是非常棘手。
可我軍最后不僅勝了,甚至還是大勝,這其中到底經歷了什么?
當時老美仗著自己先進的裝備,直言用五天就能拿下上甘嶺一帶,可最后用了四十多天也沒能拿下,而坑道戰就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日軍在二戰中能被美軍的噴火器打得潰散,大多是因為日本士兵修建的坑道比較淺顯。
但與之相對的我軍就不一樣了,坑道不僅修得寬且厚,甚至還非常深,讓一整個連隊藏在里面都不是什么問題。
這時候的坑道可不是簡簡單單的避難所,而是一座微型的戰略根據地。
我軍甚至可以把儲水池、彈藥庫都修建到坑道里,可以說,我國“基建狂魔”的稱號果然是名不虛傳,無論在何時都能發揮作用。
至于老美想要用大炮或者是噴火器來對付坑道里的士兵,這基本很難實現。
因為我軍修建的坑道,其防御能力絕不是一般工事,足以抵擋老美最為猛烈的炮火攻擊。
或許有人會有疑問,再堅固的工事也抵不住炮火一次又一次的攻擊,但美軍要是找不到敵人在何處呢?畢竟坑道戰主要講究一個“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戰術。
在上甘嶺戰役中,坑道戰完美發揮其強大隱蔽以及反擊能力,我軍可以利用坑道隨時轉移到有利位置。
而這也是為什么美軍利用噴火器無法對付我軍的主要原因,因為我軍修建的坑道有太多的出口了,當老美守到一個出口時,我軍早已脫身。
比如在10月25日的戰斗中,老美嘗試過用噴火器和炸藥摧毀我軍坑道。
美軍原本以為會像當初對付日軍那樣簡單,卻沒想到我軍早就撤出了那條坑道,里面根本就沒有人。
而這個例子也能很好回答標題,是美軍沒用噴火器對付我軍嗎?
其實老美不僅用了噴火器,甚至還加上了坦克加大炮。至于為什么沒達到擊退我軍的效果,坑道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但其中很多人還忘記了一點,那就是先輩們的熱血奮戰,要不是他們的晝夜堅守,也就不會有上甘嶺戰役的勝利,也就更不會有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結語
誰都知道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中國軍事實力并不強大,可當時的對手卻是世界各大強國。
可以說當時世界上沒人看好中國,他們甚至都不相信中國在上甘嶺戰役上會贏,但我軍不僅贏了,甚至還贏得很漂亮。
很多人以為美軍沒有對我國使用噴火器,其實大錯特錯。
在上甘嶺戰役上美軍不僅使用了噴火器,甚至還采用了很多很多的手段,其殘酷程度讓人難以想象。
而我軍最后能取得勝利,也不僅僅是因為坑道戰的緣故,更多是因為我軍戰士的英勇無畏。
有條件也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很難想象戰士們是以什么樣的精神堅持下來的。
如果今天的你們能與他們對話,你會留下哪句話呢?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
參考資料:
1、你所不知道的上甘嶺戰役——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2021-03-26 10:23
2、那是一場絕對的勝仗 美軍為什么敗?——央視網2020年10月28日 14:3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