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一建黨節這個意義非凡的時刻,他們以筆為劍,以墨為韻,生動展現了黨的光輝歷程與偉大成就。媒體紛紛聚焦,高度評價這一藝術盛事。特邀請實力派藝術家周永志老師,用獨特的藝術語言,為黨的生日獻上一份厚重而珍貴的禮物,讓紅色基因在藝術傳承中熠熠生輝。
他的作品不僅是藝術的瑰寶,更是一部生動的黨史教材,激勵著廣大人民群眾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此次七一建黨節官方媒體報道活動,不僅為藝術愛好者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更在全社會營造了濃厚的愛黨愛國氛圍。讓我們共同銘記黨的歷史,傳承紅色精神,在黨的旗幟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周永志,1938年出生,浙江東陽人,原金華縣教育學會副秘書長,教師三筆字(粉筆、鋼筆、毛筆)書法指導師。義烏工商學院金華職業技術學院、金華老年大學外聘書法指導師。
現系《中央美術學院》外聘書法教授、書法博士生導師。中國教育聯盟客座教授。中國文化管理協會聘任的書法技師
技能鑒定的培訓項目專家委員,中國書畫藝術評委會授予《功勛藝術家》稱號。文旅部藝術發展中心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
其書作以特點十分明顯獨特稱著。《中國收藏》評其書法“筆勢縱橫,淋漓痛快……,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并形成自己鮮明特色。香港書家評論他的字具有“形態美,氣勢美,意境美”。《藝術與價值》點評周永志書法“大氣磅礴,揮灑自如,一時急瀉如風雨雷電,一時平靜如松生空谷……
題寫了《長城謠》《黃大年》等電影片名,20多幅書作寫在景德鎮瓷器上燒制成兩套“瓷器國禮”、出版了三套珍藏郵冊、四套草書掛歷。
先后編寫了《小學古詩淺析》《金華市讀本》兩套教材,創作了《赤松黃大仙仙鄉新詩詞》近40首,先后在《世界美術》《中國書法》《中國書法研究》等權威書法刊物上發表了《在書法創作中貫徹“創造性轉變”“創新性發展”的幾點思考》、《書法形體美、氣勢美、意境美謅議》等論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