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作為娃哈哈的“公主”,打小就被按接班人的路子培養,14歲就去美國讀書,學的還是國際商務,2005年回到國內后,從基層一步步往上爬,慢慢走進了公司的核心管理層??伤邮值臅r候,娃哈哈正處在不好過的階段,老一套的銷售渠道優勢越來越弱,新出的產品也沒什么水花,轉型的壓力山大。
為了讓公司跟上趟,宗馥莉從2023年開始搞起了“整頓”,停掉了12條不掙錢的生產線,這里面有7條是杜建英負責的;還引入了數字化管理,全國30%的經銷商也都調整了一遍。這一番操作下來,公司內部可炸開了鍋,有離職的員工說,杜建英團隊曾想拉著老員工一起反對,甚至找過職業經理人幫忙,可最后還是沒成。
這還不算完,最讓人揪著心的是股權的事兒。從2025年一季度的工商信息來看,杭州國資委占了46%的股份,員工持股會有24.6%,宗馥莉通過宏勝集團間接拿著29.4%??蓮?024年四季度開始,
有三個跟宗家沾親帶故的美國人,跑到相關部門說要分部分股權,這一算下來,差不多值21億美元呢。娃哈哈這邊沒吭聲,但有律師說了,股權這事兒得看工商登記和合法協議,國籍可能會影響大家怎么看,但法律上不算數。
而這場風波的公開,還得從宗馥莉的親叔叔宗澤后說起。宗澤后早年去美國創業,他的公司和杜建英的公司有業務往來,倆人合作了不少年。
從2024年底開始,他就總在公開場合說“家族企業得講親情”,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是在說宗馥莉的管理方式太硬。娃哈哈內部的人倒是說,公司做決策都是為了發展,家里人意見不一樣很正常。
可就在宗澤后發聲還不到24小時,曾經登上過富豪榜的史曉燕又來插了一腳。她發了個視頻,表面上勸宗家內部好好商量,話里話外卻批評“有些管理者太張揚,早晚給公司惹麻煩”。
雖說她跟宗家沒什么生意上的往來,可這話在網上一下子就傳開了,到7月17日,微博上相關話題的閱讀量都超過2.5億了,60%以上的網友都覺得,家里的事兒別拿到外面說,不然會毀了品牌。
現在這事兒還僵著呢。要是那三個美國人真把股權分走了,宗馥莉手里的股份可能就剩不到7%,公司的控制權就沒了,畢竟杭州國資委和員工持股會加起來有70.6%,想換管理層易如反掌。更要命的是經銷商那邊,全國最大的娃哈哈經銷商聯盟負責人說了,要是管理層老這么亂下去,半年之后,至少30%的經銷商得考慮再代理點別的牌子。
不過宗馥莉也不是沒牌可打。大家對“民族品牌誰當家”這事兒特別敏感,2024年農夫山泉就因為“創始人兒子是美國國籍”鬧過一回,雖然最后說清楚了“沒股份,就只是上班”,可那段時間銷量還是掉了15%。
微博上2025年7月的調查也顯示,72%的人都覺得“重要的民族品牌,得讓中國大陸籍的人說了算”。
所以宗馥莉最近在公開場合總說“娃哈哈永遠是中國的民族企業,肯定踏踏實實做實業”,而杜建英不怎么露面了,宗澤后也沒再說話。
其實這事兒說到底,不只是娃哈哈一家子的事兒,更是給所有中國家族企業提了個醒:怎么在講親情、守老理兒和按現代規矩辦企業之間找到平衡,這可比爭那點股份難多了。
畢竟家族企業就像一棵大樹,既得有老根兒連著土,也得有新枝丫朝著光,這樣才能長得又高又壯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