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潘亮
今年上半年,中國造車新勢力格局迎來劇烈重塑,曾經的“蔚小理”三強格局被打破。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銷量前三的新勢力車企分別為零跑汽車、鴻蒙智行和理想汽車,交付量分別為221664輛、204658輛和203938輛。若按單一品牌計算,前三名則變為零跑汽車、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197189輛)。這一數據表明,新勢力陣營市場呈現“頭部激戰、腰部突圍”的白熱化態勢。
鴻蒙智行6月銷量快速增長
同時,6月單月銷量更是呈現快速增長,鴻蒙智行全系交付52747輛刷新歷史紀錄,零跑汽車以48006輛的成績緊隨其后,小鵬、理想單月銷量均突破3萬輛大關。業內專家分析指出,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產品迭代加速以及營銷創新共同推動了市場升溫,預計下半年車市將延續增長態勢,而車企競爭焦點正從單純的價格戰轉向技術、服務與生態系統的全面較量。
上半年理想承壓零跑逆襲
今年上半年,零跑汽車以155.7%的同比增速成為最大黑馬,累計交付221664輛,月均銷量超4.8萬輛,完成年度銷量目標的44%。自4月起,零跑已連續四個月蟬聯新勢力銷冠,其爆款車型C11單月交付超1.4萬輛,新上市的B01車型預售10.58萬元起,直接沖擊10萬元級市場空白。零跑董事長朱江明透露,7月將發布2026款C11,進一步鞏固“技術普惠”戰略,預計下半年月交付量有望突破5萬輛。
鴻蒙智行則以204658輛的半年銷量位居第二,旗下問界、智界、享界、尊界四大品牌形成產品矩陣。其中問界品牌貢獻80%(15.4萬輛)銷量。不過,面對全年100萬輛的宏偉目標,鴻蒙智行上半年僅完成20.5%,下半年壓力巨大。理想汽車以203938輛位列第三,同比增速僅7.9%,完成年度目標的31.9%,增速明顯放緩。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曾坦言,純電車型布局滯后是核心短板,下半年將推出i8、i6兩款純電SUV,目標在三年內躋身純電第一梯隊。
小鵬汽車則實現了令人矚目的逆襲,上半年累計交付197189輛,已超2024年全年銷量,完成2025年度目標的56%。7月3日上市的小鵬G7(售價19.58萬元起)以及即將推出的換代P7,將進一步強化其產品線。下半年,小鵬汽車還將推出換代小鵬P7和首款小鵬超級增程汽車。
而作為行業“新軍”的小米汽車表現搶眼,憑借SU7單一車型實現15.74萬輛的交付量,6月26日推出的SUV車型YU7更是在18小時內收獲24萬輛鎖單量,展現出強大的品牌號召力。相比之下,蔚來汽車上半年交付114150輛的表現略顯平淡,但其即將預售的樂道L90有望提振銷量。深藍汽車(143236輛)、極氪汽車(90740輛)、阿維塔(59084輛)等品牌也在各自細分市場持續發力,而嵐圖汽車(56128輛)85%的同比增速則展現出央企品牌的增長潛力。
6月鴻蒙智行和零跑領跑
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單月,新勢力陣營迎來集體爆發。鴻蒙智行以全系交付52747輛的成績登頂銷冠,同比增長20%。其中問界系列交付44685輛,享界S9交付4154輛(環比增長94.7%),尊界S800上市首月大定突破6500輛。當前,鴻蒙智行僅用39個月便實現累計交付80萬輛,創下新勢力最快交付紀錄,展現出華為賦能下的強大體系能力。
6月零跑汽車以4.8萬輛位居第二,同比增長138%,B01預售訂單超2萬輛,為7月上市奠定基礎。小鵬汽車交付3.46萬輛,同比激增224%,連續8個月交付破3萬輛,G7上市后首月訂單破萬輛,直接對標特斯拉Model Y。小米汽車交付2.5萬輛,盡管YU7鎖單量超24萬輛,但一期工廠產能僅2萬-3萬輛/月,二期工廠7月投產后有望緩解壓力。
傳統車企新品牌分化顯著,6月份深藍汽車交付2.99萬輛,蔚來交付24925輛,保持穩定表現。二線陣營中,阿維塔(10153輛)、嵐圖(10053輛)連續多月銷量破萬輛,極狐同比大增交付10352輛,顯示出市場競爭的多元化趨勢。
業內相關人士表示,6月這一輪銷量普漲背后,是各車企在技術、渠道和服務上的全面升級。鴻蒙智行的HarmonyOS智能座艙、零跑的LEAP3.0技術架構、小鵬的XNGP智能駕駛系統等創新成果,正在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市場競爭力。同時,線下渠道的快速擴張和充換電等基礎設施的完善,也為銷量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下半年競爭轉向技術生態
乘聯會數據顯示,6月份新能源零售預計110萬輛,滲透率提升至55%左右。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以舊換新政策拉動412萬份補貼申請。疊加618促銷,6月車市折扣率擴大至25.2%。不過,多地補貼資金階段性緊張,部分城市暫停申請,可能導致第三季度消費潛力的提前釋放。
從今年上半年目標完成率看,小鵬以56.3%位居第一,小米、零跑分別完成45%、44.3%,而鴻蒙智行、理想、蔚來完成率不足30%,下半年壓力巨大。業內人士指出,隨著零跑B01、理想i8/i6、樂道L90、小鵬G7、尚界等新車密集上市,行業競爭將從“規模戰”轉向 “技術戰”,均試圖構建差異化壁壘。
更值得關注的是全球化布局,零跑1-5月出口1.72萬輛居新勢力之首,小米YU7計劃進軍東南亞,小鵬G7同步啟動歐洲預售。乘聯會預測,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將突破200萬輛,全球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上半年的新勢力戰場,零跑的逆襲、鴻蒙的領跑、理想的轉型、小米的爆發,共同勾勒出中國汽車工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隨著政策紅利退潮、技術迭代加速,月銷3萬輛或成為新勢力“生死線”,而真正的競爭才剛剛開始。下半年,誰能在智能駕駛、補能網絡、用戶生態上建立護城河,誰就能在這場“決賽圈”較量中笑到最后。
來源:羊城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