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大車企陸續公布上半年銷量成績,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主流合資車企銷量普遍增長,呈現出強勁的回暖態勢,尤其是合資“三巨頭”——大眾、豐田和通用。
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一汽豐田銷售新車37.78萬輛,同比增長16%;一汽-大眾銷售新車43.61萬輛,同比增長3.5%;上汽大眾上半年累計終端銷量52.3萬輛,同比增長2.3%;上汽通用累計銷售24.51萬輛,同比增長8.64%;廣汽豐田累計銷量36.42萬輛,實現同比正增長。
來源:中汽數研
在整體市場份額面臨德系、日系、美系份額同比下滑的背景下,合資車企通過戰略轉型與務實策略,正努力重塑市場競爭力。
“油電同智”穩固燃油基盤
面對新能源沖擊,合資品牌并未放棄燃油車“基本盤”,而是加速智能化升級以煥發新生機。一汽-大眾全新探岳(參數丨圖片)家族上半年銷量同比激增38.8%;廣汽豐田凱美瑞、賽那、漢蘭達三大旗艦燃油車銷量同比增長30%;上汽通用昂科威Plus銷量增幅近200%;上汽大眾的途觀L Pro、帕薩特Pro等智能化升級產品也獲得市場積極反饋。這些產品的銷量,證明了燃油車在智能化賦能下仍有結構性機會。
本土化研發加速智電轉型
合資車企正從“全球技術導入”轉向“中國市場主導”。一汽豐田多款全新電動車型,將由本土團隊主導開發,并引入了華為、小米等國內智能化供應商;大眾計劃2026年起推出超11款新車,并引入首個本土開發的A級純電平臺CMP,以及與小鵬合作、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CEA電子架構。
廣汽豐田鉑智3X車型中國供應商占比達65%,有效平衡了智能化提升與成本控制,成為合資新能源銷冠。
通用汽車本土研發的“逍遙”架構則全面布局三大電動技術路徑,推動其二季度在華新能源銷量大增50%。
“一口價”策略重塑消費體驗
營銷模式的創新成為重要推手。自上汽通用開啟“一口價”策略初顯成效后,廣汽豐田、東風日產、一汽-大眾等紛紛跟進。
此舉不僅通過價格透明化,簡化購車流程、吸引年輕消費者,更解決了以往4S店報價混亂的痛點,將經銷商角色向“服務商”轉變。上汽大眾明確表示,未來將把經銷商傭金50%與服務質量掛鉤,弱化單純銷量考核,以穩定終端價格體系。
轉型陣痛中孕育新希望
當下合資車企的“油電并進”戰略,既是應對市場變局的生存之道,更是重新定位競爭力的主動求變。從智能化燃油車的堅守,到依托本土化力量加速電動化追趕,再到營銷模式的自我革新,合資品牌正經歷一場深刻轉型。
其能否在守住基盤的同時,真正把握中國市場的創新脈搏,將決定其在未來競爭格局中的位置。這場轉型不僅關乎企業存續,更是全球化協作與中國市場獨特生態融合的生動實踐,為中國汽車產業的多元化與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對此,你又怎么看國內汽車下半場合資企業的地位和作用呢?歡迎關注“車域無疆”,在下方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