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千萬罰單,揭開四年虛增17億營收的造假黑幕。7月13日晚,*ST蘇吳(600200)收到中國證監會開出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監管直指公司連續四年系統性財務造假,2020年至2023年通過虛構貿易業務虛增營收**17.72億元**、虛增利潤7599.75萬元。更觸目驚心的是,關聯方違規占用資金余額在2023年末高達16.93億元,占公司凈資產的96.09%。伴隨監管重拳落下,公司股票自7月14日起被疊加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并在此后的三個交易日內收獲跌停板。
17億虛增與96%凈資產被掏空
證監會調查揭開*ST蘇吳三重違法鐵幕。旗下三家子公司——江蘇吳中進出口有限公司、中吳貿易發展(杭州)有限公司、江蘇吳中海利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與浙江優諾德貿易有限公司等關聯方串通,編織了一張無商業實質的貿易網。
2020年虛增營收4.95億元,占當期披露營收26.46%;2021年虛增4.69億元(占比26.39%);2022年虛增4.31億元(占比21.26%);2023年虛增3.77億元(占比16.82%)。利潤注水更甚,2021年虛增利潤占披露總額比例高達51.65%,超半數為“空氣利潤”。
更深層的侵蝕來自資金占用。通過支付虛假貿易采購款,*ST蘇吳向關聯方輸血,2020年末占用1.27億元,到2023年末膨脹至16.93億元,幾乎吃光公司凈資產。而這一切在年報中只字未提。
實際控制人長達六年的“謊言”同時曝光。2018年2月控股股東股權變更后,錢群山已成實控人,年報卻始終將錢群英列為實控人。
千萬罰單與退市倒計時
證監會的處罰決定折射“零容忍”的監管鋒芒。*ST蘇吳被責令改正、警告并處1000萬元罰款;董事長錢群山領受1500萬元個人罰單(其中500萬作為直接負責人、1000萬作為實控人),并被采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錢群英、陳頤等多名高管合計被罰550萬元。
真正的致命一擊來自退市條款。公司2020—2023年財報虛假記載觸及《上市規則》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若最終處罰落定,這家1999年上市、曾頭頂“中國普教第一股”光環的老牌企業,將成2025年第九家重大違法退市公司。
市場已用腳投票。7月14日股價一字跌停至2.3元,85萬手賣單壓頂,年初至今市值蒸發75%。投資者倉皇出逃背后,是公司基本面的持續惡化:2025年上半年預虧4000萬至6000萬元,貿易業務壞賬計提吞噬利潤。曾被寄予厚望的醫美產品“艾塑菲”短暫扭虧后,一季度再度巨虧7031萬元。
投資者維權通道開啟
對2019年4月20日至2025年2月26日期間買入*ST蘇吳,并在2025年2月27日后賣出或仍持有而虧損的投資者而言,維權時機已然到來。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成為投資者索賠的關鍵證據,可主張范圍涵蓋投資差額、傭金、印花稅損失等。
截至2025年7月16日,*ST蘇吳股價在退市風險警示下持續承壓。投資者維權行動已拉開帷幕,數十億元資金占用尚未歸還,追償之路注定漫長。
證監會與司法機關協同推進的立體追責體系正在顯效。投資者維權可關注投資快報公眾號,點擊菜單欄“股民索賠”提交交易記錄。
維權律師再次提醒,在2019年4月20日至2025年2月26日期間買入*ST蘇吳股票,并在2025年2月27日后賣出或持有產生浮虧的投資者不要錯過索賠機會。
(作者:投資快報記者,李山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