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讀懂儲能
單次費用在百萬級別,中小企業仍難承受。
?圖源|國網浙江綜能
文|王璟 編輯|楊倩
來源|儲能嚴究院
近期,工商儲燃燒測試成為行業焦點,國網浙江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和思格新能源相繼完成極限測試,驗證了小型儲能裝置的安全性能。
這一趨勢標志著燃燒測試正從大型儲能(發電側/電網側大型儲能)向工商業儲能(工商儲)蔓延,反映了行業從“規模化”轉向“精細化”安全管理的趨勢,背后是工商儲行業規模爆發與安全標準缺失的雙重驅動。
首先,工商儲市場規模激增,應用場景貼近人群,安全風險更迫切。
據國網浙江數據,浙江省工商業儲能總規模超200萬千瓦,近半項目在500千瓦以下,用戶傾向配備100-125KW的標準化儲能柜。這類裝置部署在工廠、商場等人口密集區,一旦熱失控可能引發連鎖反應,但此前缺乏國家及行業規范。
例如,國網浙江的測試針對220KWh小型柜體,以15厘米超緊湊間距模擬真實布局,在“零干預”狀態下點火,結果證明火焰溫度峰值達1380℃時仍能實現“單柜控火、全向隔離”。這填補了小型儲能熱失控實測的空白,凸顯了工商儲對安全驗證的迫切需求。
其次,行業技術成熟推動測試蔓延。早期大儲測試已建立基礎,但工商儲單體規模小、密度高,需定制化驗證。
以思格新能源為例,其測試移除所有主動防護,包括消防模塊和溫度監控,在20-30cm最小間距下進行,結果火勢僅控制在單個電池PACK內部,未蔓延至相鄰設備。火勢嚴格控制在單個電池包(僅含12顆電芯)內部,目標電芯溫度峰值超300℃,但鄰簇溫度未超31℃,30分鐘后火勢減弱,拆解顯示無短路/電壓擊穿/結構損壞。
更深層看,政策與市場協同加速了這一趨勢。
國家團體標準(如《小型分布式磷酸鐵鋰電池儲能裝置消防安全評價》)編制需實測參數,顯示行業正集體推動安全升級。工商儲作為分布式能源核心,其安全提升將提振市場信心,促進裝機增長。
與大儲燃燒測試聚焦電站極端環境、測試條件追求“極限挑戰”不同的是,工商儲更強調人口密集區真實風險。前者單次花費超千萬元(陽光電源20MWh測試耗資3000萬),后者在百萬級別,但中小企業仍難承受。
值得注意的是,大儲燃燒測試已成為出海“標配”。北美2026年NFPA 855標準將LSTF(大規模燃燒測試)列為強制準入條件,企業需通過測試獲取“出海通行證”,目前已有陽光電源、比亞迪等海內外11家企業跟進測試。
工商儲目前仍缺乏國標規范,主要是國內規模爆發倒逼安全升級,以進一步打消投資者疑慮。
總之,燃燒測試是安全需求與技術演進的必然,從而真正為行業筑牢“防火墻”。
CONTACT U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