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全面進入主汛期,高溫、短時強降雨、雷暴、大風等災害性天氣轉換頻繁,建筑施工、交通運輸、文化旅游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風險升高,為防范安全風險和消除事故隱患,成都東部新區應急安全減災委員會辦公室提醒廣大生產經營單位和市民朋友們,重點防范以下安全風險。
風險提示一:防范高溫中暑和火災安全風險。
預計7月上旬后期至中旬中期,新區平均氣溫將較常年同期偏高,可能會連續5天出現超過35℃以上高溫天氣,極端最高氣溫可達40℃或以上。一是建筑工人、環衛工人、快遞員、外賣員和金屬冶煉等從業人員長時間在戶外露天或高溫環境作業,易引發中暑或熱射病。二是夏季室內消費和文娛活動增多,影劇院、商場超市、賓館飯店、民宿客棧、運動休閑項目等人員密集場所用電負荷增大,易因電氣設備過載發熱、漏電、短路等引發火災;倉庫、廠房、工地、陽臺、走廊等堆放雜物、廢棄物、生產材料,私拉亂接電線和電動自行車“飛線充電”增大火災風險。三是“前店后廚”小餐飲場所存放和使用液化石油氣,使用空調時關門閉窗、設置門簾,易因通風不暢、可燃氣體聚集引發火災和中毒窒息。
風險提示二:防范洪澇地質災害風險。
7月短時強降雨和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易發,預計有5次較明顯降雨天氣過程,雨量大到暴雨。根據近3年數據,7月發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風險占全年的50%。一是龍泉山地區遇短時強降雨集中時段易誘發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及山洪災害,山洪危險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等重點部位風險驟升。二是局地短時強降雨易引發沿山沿河區域小流域洪水陡漲,以及低洼地帶、平壩農田、下穿隧道和地下車庫等被淹,山體垮塌、路面沉降、淹溺及人員車輛被困等次生風險較高。三是河流可能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部分水庫、河心洲島、護岸段及沿岸區域的低洼居民區和道路、橋梁、供水、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易受洪水影響。
風險提示三:防范夏季涉旅涉水安全風險。
暑期出行游玩活動增多,溺水和自然災害次生事故風險升高。一是學校陸續放暑假,部分人員特別是學生私自到江河、水庫、堰塘等水域及周邊區域野泳、戲水、捉魚撈蝦等現象明顯增多,溺水事故進入高發期。二是高溫時段周末游、避暑游增多,游客在野外溪谷、山洪溝、網紅打卡點、山區露營地等游玩易受山洪、滑坡等災害威脅。三是漂流、游船、水上運動、河灘露營戲水等涉水游玩活動熱度攀升,因超載、操作不當、強對流天氣和上游漲水等,可能導致船只傾翻、人員落水。
風險提示四:防范汛期暑期疊加下的道路交通安全風險。
6月24日,貴州省三都縣境內因持續強降雨誘發山體滑坡,導致猴子河特大橋引橋發生垮塌。一是局部大到暴雨天氣易造成路側山體塌方、道路水毀、漫水橋、漫水路等險情對道路交通安全帶來不利影響。二是夏季納涼消暑大多前往山區,道路交通流量增大,部分道路狹窄、急彎、長下坡,如遇暴雨天氣能見度低,易發生追尾、相撞、翻墜等事故。三是暴雨天氣易導致城市低洼路段、下穿隧道等積水,車輛人員涉險概率增加。四是暑期學生群體無牌無證駕駛摩托車、電動自行車肇事風險上升;部分校外培訓機構組織夏令營違規租用無資質“兩非一租”大客車集中運送學生,交通安全風險上升。
風險提示五:防范生產經營建設單位風險。
自然災害極易引發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生產經營建設單位安全管理面臨挑戰。一是臨山臨河建筑工地易受泥石流、暴雨等災害影響,建設工地、員工駐地等防災避險轉移任務頻繁,易出現麻痹思想、松懈情緒。二是暴雨大風天氣基坑、腳手架、起重機械易坍塌,高溫熔融金屬遇水易發生爆炸,潮濕環境易導致電氣線路短路,高溫易造成可燃粉塵自燃和各類有機物分解產生有毒有害氣體,進一步增大各類危險作業的安全風險。三是高溫潮濕天氣下,危險化學品易遇水自燃、分解、聚合,燃燒爆炸風險增加;雷擊可能造成危險化學品罐區、裝載臺、倉庫等部位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油氣長輸管線易因自然災害發生損害,可能導致破裂、泄漏,存在安全風險。
來源:成東應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