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首新航空地面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新地服”)研發的創新成果——客運旅客禁限帶物品數字化告知系統——全新亮相,引發行業廣泛關注。該系統通過民航“電子認證+區塊鏈”技術實現旅客禁限帶物品告知全流程電子化,并已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成功落地應用,標志著首新地服數字化轉型進入新階段。
客運旅客禁限帶物品數字化告知系統終端
以技術解決難題迫在眉睫
傳統紙質《禁限帶物品告知書》長期制約民航地面服務效率。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值機柜臺前,值機員小王曾多次面對這樣的場景:旅客在辦理值機手續時,需要在紙質告知書上逐項簽字確認,最長耗時近3分鐘。遇上節假日高峰,柜臺前簽字確認時間可能更長,容易導致旅客焦躁、工作人員壓力倍增。“單日人工處理告知書超千份,不僅效率低下,每年還要消耗數噸紙張,存儲和管理更是一大難題”。困擾小王的問題,也折射出行業服務痛點——禁限帶物品告知流程效率不高、管理成本高、責任追溯困難。
更關鍵的是,紙質文件的法律效力認定復雜,一旦出現糾紛,調取和驗證紙質簽名耗時耗力。“安全責任界定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急需更高效、更可靠的解決方案”。首新地服客運部負責人指出,傳統模式已無法滿足服務發展的需求,通過技術解決這一難題迫在眉睫。
打造“電子認證+區塊鏈”底座
如何破解這一行業難題?2021年,首新地服依托民航業唯一的電子認證服務平臺——民航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統一認證平臺,以及民航行業首個通過網信辦備案、面向公共服務的區塊鏈平臺——民用航空智慧鏈平臺,創新打造“電子認證+區塊鏈”雙技術底座,研發了客運旅客禁限帶物品數字化告知系統。
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該系統內置民航局最新危險品數據庫,交互終端支持旅客實時查看最新禁限帶規定,可在30秒鐘內完成電子簽署,效率提高了70%。更關鍵的是,每份簽署記錄實時上鏈,不可篡改、全程追溯,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要求,其法律效力等同于紙質文件,安全責任界定時間也從2小時縮短至10分鐘。
為適配全場景應用,研發團隊解決了終端體積和功能平衡的難題。據悉,一代樣機體積過大且接口裸露,二代機器的分體設計存在空間占用問題,最終三代終端采用一體化集成設計,體積縮小至常規平板電腦水平,僅為一代樣機的1/3。如今,在值機柜臺前,一體化終端與柜臺無縫銜接,并支持“即插即用”零改造部署,搭配智能查詢、服務記錄等功能模塊,不僅讓旅客簽署更便捷,更讓值機全流程效率顯著提高。
工作人員輔助旅客操作禁限帶物品數字化告知系統(本文圖片均由首新地服提供)
即時響應政策變更
近日,在民航局發布攜帶充電寶乘機新規后,首新地服依托客運旅客禁限帶物品數字化告知系統,迅速完成全終端政策更新,為旅客提供最新攜帶規定的可視化解讀,以及充電寶攜帶政策詳解和“產品3C認證”“相關召回信息”的權威查詢入口,實現了政策變更的即時響應。旅客可直接查詢充電寶等電子產品的合規認證狀態,提高了安檢環節的通行效率。
在技術層面,該系統采用“云—邊—端”協同架構。云端平臺負責政策解析與版本管理,邊緣節點確保本地化快速響應,終端設備通過模塊化設計實現功能靈活更新。這一架構既保證了政策更新的時效性,又能滿足大流量場景下的穩定運行需要。
為提升旅客體驗,系統還特別設計了交互式政策解讀功能,通過直觀演示,助力旅客快速掌握最新安全政策信息。同時,系統擁有多語言界面,方便國際旅客準確掌握相關規定。
客運旅客禁限帶物品數字化告知系統的應用顯著提高了運營效率。與傳統紙質文件的更新相比,新系統實現了政策變更的即時響應,大幅降低了印刷、分發和培訓成本。同時,標準化的電子流程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導致的政策執行偏差,為航空安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從“流程合規”升級為“體驗增值”
作為首新地服“十四五”數字化轉型的標桿項目,該系統的成功研發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服務理念的升級——從“流程合規”轉向“體驗增值”。客運旅客禁限帶物品數字化告知系統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試點期間,經常出差的李女士發現,這一新投用的系統讓她無須再為紙質文件排隊等待,值機時間節省了很多。此外,不少外籍旅客通過多語種界面快速完成了禁限帶物品確認,語言溝通不暢的問題迎刃而解。“科技讓出行變得更簡單。”一位旅客道出了千萬旅客的心聲。
“這只是開始”。首新地服科技信息部負責人透露,首新地服數字化轉型的步伐正在加快,特殊旅客服務場景的適配已進入測試階段——針對老年人、兒童等旅客群體優化的交互流程,將讓《禁限帶物品告知書》的電子簽署更人性化。
作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核心地面服務運營商之一,首新地服始終將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十四五”期間,公司累計獲得知識產權10項,包括實用新型專利1項、外觀專利1項和軟件著作權8項。此次客運旅客禁限帶物品數字化告知系統的成功研發,正是公司“智慧地服”戰略的生動實踐。
一直以來,首新地服始終踐行“人享其行”的智慧出行服務理念,基于高集成度、可擴展性的模塊化硬件設計,致力于滿足業務場景、安全風險防控、運行管理效能及增值服務開發等多維需求,持續迭代升級產品功能體系,為機場值機服務精準打造更契合實際運行流程、更高效便捷的信息化解決方案,進一步發揮成果轉化在智慧民航建設中的示范作用。
未來,在智慧民航建設的藍圖下,首新地服還將通過深化“產學研用”協同,將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旅客可感知的服務體驗:從值機到登機,從行李托運到特殊需求響應,智慧化將貫穿旅客出行全鏈條。這不僅是技術的迭代升級,更是以旅客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深耕,讓安全與便捷同頻、科技與溫度共振,書寫“讓科技與溫度并存、安全與便捷共生”的智慧民航建設新篇章。(中國民航報 通訊員紀瑋、郭佳琦)
(本文刊載于中國民航報2025年7月16日8版)
《智慧民航》導刊每周三
與廣大讀者見面
讓我們一起
聚焦智慧民航建設熱點
擘畫全新未來
期待您的來稿!
投稿郵箱:icanews@163.com
編輯|張 薇
校對|張 彤
審核|程 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