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朝古都洛陽,我和寶馬集團DesignWorks設計總監張雅琴女士進行了一場對話,關于汽車設計的傳承與創新,關于寶馬的品牌基因如何在新時代的產品中繼續傳承。寶馬是誰,寶馬走去哪兒,寶馬區別于本土品牌的優勢在哪兒?
問:作為一個百年品牌,設計如何在傳承中創新?如何保持寶馬設計對今天的年輕消費者的吸引力?
Vanessa Chang:寶馬認為,1960年的時代和2025年就不是同一個時代,不可能同一個配方還能繼續沿用。歷史也證明了寶馬本來就是想要一直變,這就是寶馬的DNA,你說它不變,這沒辦法。所以,寶馬在做設計時永遠追求創新。
設計角度來說,對于“新”的表現形式,新的故事,永遠有這種渴望,每個人都是很渴望看到新的東西。所以,對設計師來說這是比較嚴酷的環境,不能說這個沒有錯誤我就可以繼續用,在寶馬不會這樣。
在找概念的初期時,設計師會盡可能找可以打破框架的概念,比如一些顛覆傳統認知的事物。因為這個篩選的過程也在打開管理層的眼界和大腦,我們的董事會也需要看到更不一樣的東西。所以,設計也有這樣的作用,希望在這個過程里讓董事會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走出固定的思維模式,比如接受更多來自東方消費者的想法。寶馬這個企業很重要的靈魂就是:永遠要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他不能說一臺車賣好,我就一直復制,每次都是抄小改款這樣,反正市場接受,我就一直賣。
問:我們這個“新世代”車型怎么在設計中,用什么創新的設計去延續駕趣?
Vanessa Chang:我覺得首創BMW新世代智能超感座艙和全新BMW新世代操作系統X就非常體現駕趣。比如替代傳統儀表盤的視平線全景顯示,向駕駛者一側傾斜17.5°的新世代向心中控。全新的超感智控方向盤上設計了相當多的物理按鍵,通過“主動觸覺反饋”技術可以讓你在操作過程里,甚至不需要分心。此我們還會推出不同顏色的方向盤,不會再像過去那樣只有黑的,我們也會做顏色的調整。這次在物理按鍵的調整上,我們也很刻意地設計出了一個全新的造型。
在中國,我們又領先歐洲將兩大AI智能體“用車專家Car Genius”和“出行伴侶Travel Companion”引入國產版新世代車型。而為中國量身定制的中國版本BMW新世代操作系統X,由中國研發團隊主導完成。優化中國用戶常用五大用戶場景的10個本地化交互體驗,更具“中國味”,精準貼合中國用戶的偏好,比如咪咕快游“上車”,“招財貓”與“二十四節氣”等富有中國特色的設計元素。
問:未來國產版新世代BMW iX3,在設計上與海外版有什么區別?是否還是簡單的軸距加長,整體設計幾乎一模一樣?
Vanessa Chang:接下來我們在寶馬新世代上看到,長軸版車型可能在內飾設計上和全球的版本會不太一樣。中國用戶在車內的需求和使用場景具有獨特性,因此根據中國用戶需求改變了設計。
在座椅上面,我們這次下足了不少的功夫。我感覺到,在設計手法上面有很不同。與此同時,我相信,長軸距版車型不僅僅只是拉長而已,而是在設計上做了很不一樣的更新和考量。所以,我覺得在新世代這一塊,各位看到的可能會很不一樣。現在車輛設計存在視覺疲乏,然而寶馬新世代車型在設計上走的路不太一樣,我們在功能的呈現、編排上進行創造。我們認為,功能應該在適當的時候,適當的時機推送到用戶的面前,我們不希望它很復雜。我們也更希望在所有的操作里面,它是一個非常直觀的操作,它不需要去想為什么。更重要的是,我們既不想讓駕駛者的樂趣被剝奪,同時也要照顧到其他乘員的需求。
我之前聽到很多媒體在歐洲試駕后的感受,就更加堅信這樣的布局。再加上PHUD的設計,我覺得是合理的,因為當一臺車這么靈動的時候,你需要更沉浸在這個感覺里,你是沒有辦法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它是可以讓你好好地去享受的一臺車。
上海的設計團隊除了有來自國內的設計師,也有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在這里速度的變化很快,大家也養成習慣,快速地去找解決方案,快速地去挑戰既定的這個狀態。這個團隊年輕,很有想象力,非常勇敢,他們愿意為自己發聲,勇于爭取自己想要的,也勇于去挑戰。
我感覺到這些年來,慕尼黑也慢慢理解到,中國的市場確實已經需要來自中國團隊的導讀,因為市場的訊息紛亂,而上海團隊有辦法給出解決方案。
問:現在有個新的現象,過去的經驗往往會失效。也許在座的設計師已經代表不了新一代的消費者,可能他的想法和過去的經驗之間的匹配會有一些失效的成分。我們怎么樣避免這種斷代?
Vanessa Chang:會的,會失效。我認為,在這場競爭里,大家有可能陷入了一個誤區,就是汽車產品只有面面俱到才有競爭力。我甚至還聽說有些車的按摩座椅具有泰式按摩功能,其實這樣新奇的東西每天都在產生。過去只要新車出來,我們一定會去調查。現在已經來不及了,功能的推陳出新也來不及追了。所以我們做寶馬新世代車型設計的時候,一直都還在思考,還需要哪些創新。
到了某個點,我們必須要回到最原始的命題——寶馬新世代到底是什么?用戶為什么買它?在這個前提條件之下,再來思考我是要全拿還是我要很清楚地知道,哪些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如果市場上所有的這些短平快的功能都得要提供,我們到底給到用戶的是什么?用戶期待的是滿漢全席,還是他期待的是一道道上的米其林呢?所以,我們也要思考到底什么樣才是對的。在國產BMW新世代車型的研發過程里,我們也常常想,或許我們應該根據中國客戶的需求,把豪華、舒適和可持續性,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分配,而不是像曾經那樣三者地位相同。所以,我們也重新去思考到底該怎么做。很多時候,我們更多的是在和中國廠商學習,一個座椅,一個皮料,它怎么打孔,怎么做包邊,在多快時間內它可以做到多準。很多時候我們其實是要拿著國內供應商的小樣到慕尼黑跟總部交流。
所以,某種程度上,我們也要非常感謝現在的狀態,因為唯有這樣才能夠讓這個百年品牌動得更快一點,盡管他覺得自己已經很大幅度地創新了,但在這個市場里還是得更快。不僅如此,你還要學會篩選,因為不是所有東西都對你有益或適合你。我覺得在現在這個信息過多的狀態里,常常一股腦地把100個要求扔到慕尼黑去,他根本不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所以,來自于中國的訊息更重要的還是在于告訴他說,你做了這30樣就讓你站在起跑點而已,起跑點做到了,你再多做這20樣就可以多跑一點。
問:如果說我們繼續會聊到“豪華”,這個詞對于寶馬來說是怎么理解的?
Vanessa Chang:從過去一直到現在,我們都認為,真正的豪華不在于它秀什么,而在于它不秀什么。我們認為,豪華有所取也要有所舍,它沒有絕對的答案,只有哪一個答案對寶馬新世代來說有意義。在設計上,我們多次強調“大道(參數丨圖片)至簡”,這也是我們所理解的豪華。
像我們這樣的品牌,接下來可能不會想要滿足所有人的需求,而是有所取有所舍。在這個過程里,也就代表了原創本身變得更加重要,因為追趕速度很快,而且技術又好,所以不難。尤其因為現在,以座椅、汽車內飾來說,我們不會把“豪華”僅僅流于表面,只在消費者看得見、摸得著的地方體現出來,而是在深層次、人們看不到地方用心表達“豪華”。
寶馬的用戶最希望感知到的是這個品牌,有在幫他們預想,又體貼他們的需求,有把他們的需要放在設計里面。所以,我可以感覺到,在這些功能上,也許與他們曾經擁有過的寶馬差異非常得大:原來這個你也會想到,過去你會花心思的,現在細節把控得比較細致,細節會呈現在用戶的面前,大家會感覺,你有在用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