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吳毓
寶馬日前宣布與中國科技企業MOMENTA合作,為中國市場深度定制智駕輔助系統。
量身定制的智駕輔助系統,由AI大模型賦能,擁有一體化感知決策與自進化升級能力,可提供全場景、點到點的領航駕駛輔助,覆蓋高速公路及城區道路。
可以預期,智駕火力全開的寶馬,將躋身智能駕駛體驗第一梯隊。
為什么是MOMENTA
寶馬選擇MOMENTA,因為后者擁有自主研發的端到端智駕大模型等核心技術,以及Mpilot(量產自動駕駛方案)和MSD(L2-L4的駕駛解決方案)等成熟方案,并提供開放式解決與深度化定制的選項,能靈活滿足主機廠的多樣需求。
在芯片端,Mpilot可以適配十種以上主流量產計算平臺;在傳感器方面,支持7V3R、11V5R等多種配置方案;在應用層面,MSD Supervised已經實現“全國都能開,有路就能開”。
寶馬的底氣來自于新世代車型標配的“駕控超級大腦”與“全景iDrive人機交互”。前者將驅動、制動、轉向、充電等操控環節整合,可以實時感知判斷與控制車輛的動態;后者實現人車交互自然流暢,智控方向盤能“直覺式”操作,3D HUD信息調用像是自助餐,確保駕駛者專注駕駛。
寶馬的信心還有過去二十多年中,因不斷改進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防碰撞預警、眼神變道等駕駛輔助系統,而擁有的經驗積淀與標準細化。此次合作研發的方案,就充分繼承并升級了寶馬的安全DNA,建立起全方位的安全冗余和風險應對機制。
更重要的是,“駕控超級大腦”的信息處理速度提升10倍,車輛響應延遲低于1‰秒,匹配數據驅動的神經網絡“天衣無縫”。如此,才有了“德系卓越駕控”與“中國AI能力”匯于一身的智能輔助駕駛,為用戶帶來便捷高效的出行體驗。
更令寶馬心動的,是MOMENTA的端到端大模型技術。它將感知、預測、規劃等多個模型,組合成“感知決策一體化”的單模型架構;通過數據飛輪提供的海量優質數據,訓練一個完整的神經網絡,實現從原始數據輸入,到規劃路徑輸出的直接轉換,讓車輛可以類人的方式“看路+開車”。
量產的車輛將收集真實世界的駕駛數據,為模型訓練提供“養料”,驅動模型不斷迭代進化。借助這一機制,寶馬的新一代駕駛輔助系統將具備“自我進化”的潛力。
進步不止是創新
新系統將應用于包含國產新世代在內的多款車型,覆蓋多個細分市場。這解釋了國產新世代車型要到2026年才會正式上市的真正原因。
或許也可以由此判斷,MOMENTA的“深度定制”并非剛剛啟動,甚至不排除有相當規模的團隊早就在慕尼黑全面參與新世代車型研發的可能。
在歐洲市場,2022年7月以前,受UN-R157法規限制,只有在高速公路擁堵路段,駕駛者才可以使用L2+甚至更高的駕駛輔助,但最高車速須低于60km/h。經過WP29的修訂后,雖然使用的限速提高到130km/h,但場景仍限定高速公路,并不包括城市道路等復雜路況。
此次寶馬與MOMENTA共同深度定制智駕輔助系統,可以實現車位-車位的跨城交通。更為重要的是,至2026年新世代車型上市,寶馬在華產品的性能表現,特別是智駕能力將全面超越全球產品。
2006年11月18日,軸距加長14厘米的BMW 5系長軸距版在北京全球首發,首開寶馬為中國市場定制產品的先河。結果大家都已看到,不止是E60 LCI,還有后來的BMW 3系、BMW X3……既堅持了寶馬獨有的駕駛體驗,又強化后排的乘坐舒適性。
需要注意的是,那時的焦點,集中于國產寶馬能否提供不輸于進口寶馬的品質與性能。
而即將問世的寶馬新世代車型,可以實現從車位泊出至車位泊入的跨城交通。這不僅是制造品質的看齊,駕駛體驗與乘坐體驗的平衡,更是智駕輔助能力與未來出行體驗的全面超越。
如高翔所說,中國智慧,強強聯合,將寶馬“在中國、為中國,以中國速度創新”’的戰略推向新的歷程。這是新世代的一小步,是寶馬的一大步。【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傳媒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