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戀與深空》推出以婚禮主題卡池活動為核心賣點的4.0版本“于深空見證的”。白紗與鮮花在屏幕上鋪開,搭配“陪你睡覺”“語音喚名”等高擬真陪伴功能,再加上與官媒、人氣歌手的聯(lián)動宣傳與全球線下展會同步宣傳,進一步強化了游戲的沉浸感,也傳遞給玩家更具象化的“戀愛”感受。
《戀與深空》4.0版本活動圖片
不少玩家把這次活動稱為“夢中的婚禮”,但對小恩來說,這樣的主題難以讓她放松。屏幕上,她喜歡的男主角夏以晝西裝筆挺、單膝跪地,她卻忍不住聯(lián)想起自己在相親場上的情景:和相親對象之間草草收場的對話、對方毫不掩飾的打量眼神……
哪怕劇情設定只是“為了工作假扮婚禮策劃師”,但只要牽扯到“婚姻”,小恩就會不由自主地把游戲和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并感到恐懼和厭煩。她沒有刪掉游戲,決定在活動結(jié)束后再上線。
在社交媒體搜索“乙游”“相親”“婚姻”之類的關(guān)鍵詞,你或許會發(fā)現(xiàn),小恩這樣的玩家不在少數(shù)。她們在游戲中體驗著被理解、被尊重的理想關(guān)系,現(xiàn)實生活中卻往往因年齡、家庭或社會壓力,在婚戀安排中處于被動。而相親,這個尤為強調(diào)條件匹配與現(xiàn)實考量的“婚前環(huán)節(jié)”,也成了她們要面對的問題。
戰(zhàn)場
小恩的相親之路從去年秋天開始。那時她剛剛大學畢業(yè),回到了家鄉(xiāng),一座南方三線城市。和過去不同,這次畢業(yè)回家后,父母變得格外關(guān)注她的婚戀狀況,為她頻繁地安排相親,“多的時候一個月兩三次,比我讀研的朋友開組會還勤”。
最初小恩并未拒絕,“覺得就見一面嘛,也沒什么,反正父母也高興”。她會換上衣柜里最正式的服裝、花時間化妝準備,提前到約定場地。等待對方的間隙,她難免緊張,反復確認妝有沒有花、頭發(fā)有沒有亂,思考接下來與對方聊什么話題。
整個大學時代的閑暇時光,小恩都在乙女游戲中度過,市面上主流的國產(chǎn)乙女游戲她都玩過,也花了不少錢,《戀與制作人》《戀與深空》《未定事件簿》《光與夜之戀》……只要上線了新主線或限定卡池,她都會第一時間參與,對劇情和角色設定也了然于心。她對我說:“我很清楚游戲是虛構(gòu)的,現(xiàn)實不可能那樣,但我還是希望對方(相親對象)哪怕有一點點像游戲里的男主角,對我展現(xiàn)出一些溫柔體貼。”
但每一次和相親對象見面,對方展現(xiàn)的往往是一種不動聲色的評估:你的職業(yè)是否穩(wěn)定?是否適合照顧家庭?接不接受婚后一起回老家?這些問題有時并非直接提出,而是通過語氣、表情、用詞表達出來。這讓小恩覺得,在這個流程里,自己更像是一個待篩選的“選項”,而不是一個有情緒、有偏好的個體。
“我已經(jīng)把期待值調(diào)到很低了,不求浪漫,也不指望有火花。但哪怕是這樣,也還是感受到不適。”她說。
在現(xiàn)實中,小恩很少看到幸福美滿的婚姻關(guān)系。她的父母長期不和,父親有過多次對母親的家暴行為。她記得,小時候,她坐在房間寫作業(yè),屋外會不時傳來父親的咒罵與母親的哭聲,每次聽到,她都害怕到寫不下去作業(yè)。“因為小時候父母的經(jīng)歷,我對婚姻其實根本不報什么希望,玩乙游的經(jīng)歷讓我看到了完美愛情是什么樣的,讓我稍微打起一些對現(xiàn)實的期待。相親只是再一次打碎了我的期待。”
一旦沒有進展,父母便會迅速安排下一場相親,這些安排幾乎占滿她所有的周末時光。相親的次數(shù)頻繁了,小恩能明顯感覺,自己的家庭氛圍也變得緊張起來。
相親帶來的被審視感讓小恩不適,成長經(jīng)歷中對婚姻關(guān)系的認知也讓她抵觸和痛苦。很多問題她想不明白,比如,為什么母親明明處于一段不幸福的婚姻里,卻也如此迫切地希望她走入一段婚姻。她嘗試與母親溝通,但母親只是一遍一遍地對她說:“不結(jié)婚是不行的,女人是一定要結(jié)婚的。”抱怨她明明以前從來不讓父母操心,現(xiàn)在卻變得如此不聽話。
圍繞著相親的爭吵愈演愈烈,對小恩來說,今年年初是一個“爆發(fā)”的節(jié)點。那次的相親對象是一個家庭條件很好、但比她年長十幾歲的男人,和她沒有任何共同興趣和話題。
對方只是自顧自地高談闊論,比如見了多少本地名人、聊了多大的項目金額,這些干巴巴的內(nèi)容和他身上散發(fā)出的煙味只讓小恩覺得煩躁。她胡亂地點了點頭,應了幾句。
她也忍不住走神——平安夜剛過不久,咖啡館吧臺上還擺放著紅艷艷的蘋果,這讓她想到《戀與深空》里的“哥哥”夏以晝快要上線了,宣傳PV里有很多蘋果的鏡頭。今天是周幾了?距離夏以晝在游戲里上線還要多久?
夏以晝相關(guān)的視頻中,蘋果的出現(xiàn)頻率很高,讓小恩常常見到蘋果就“睹物思人”
那天回家以后,她直接刪掉了對方的微信。母親知道后也發(fā)了火:“輪得到你挑三揀四嗎?這個人的條件已經(jīng)足夠好了,也就是你現(xiàn)在還有點年輕的優(yōu)勢,再過幾年你就三十了,到時候你要怎么辦?”
在那個瞬間,小恩突然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場不合適的相親,更是一場關(guān)于生活方式、代際觀念和情感價值的拉鋸戰(zhàn)。“我和一個陌生男人接觸得順不順利,居然演變成了我和父母無休止的爭吵。”在缺乏理解的情況下,沒有人是贏家。
演戲
木木開始對相親感到不適,是從舅舅介紹的某個相親對象開始旁敲側(cè)擊地打探她和舅舅的關(guān)系開始的:“你和你舅舅平時往來多嗎?平時他會不會幫你辦些事?”
木木的舅舅在當?shù)仡H有人脈,她立刻明白:對方來到這場相親,只是想通過她從舅舅那里獲得一些資源或便利。但讓她難以接受的是,對方甚至連最基本的真誠都沒有展現(xiàn)。
木木在體制內(nèi)工作,收入穩(wěn)定,生活平穩(wěn)。她今年26歲,周圍人都覺得她“該結(jié)婚了”,父母也開始催得越來越頻繁。她也順從地去試著相親,五六次下來,沒有一次讓她感到舒服。“硬把兩個不熟的陌生人湊在一起會讓我很尷尬。但是沒有辦法,給我父母介紹的人都是熟人,總要為了面子去應付一番。”
木木對于親密關(guān)系的想象并不夸張,用她的話來說,“僅僅只是希望對方能夠和自己互相尊重”。她告訴我,她一直知道,現(xiàn)實肯定無法與乙女游戲里的戀愛劇本相提并論。
木木喜歡《光與夜之戀》里的陸沉。
3年前,由于考研失敗、求職不順,木木意志有些消沉,整宿地熬夜。某一天,她無意間刷到了其他玩家剪輯的《光與夜之戀》劇情向視頻,視頻里的陸沉念著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里的句子。“他的聲音有點啞,但那個視頻真的很有氛圍感,在寒冷的冬夜給我一種溫暖輕盈的感覺。”
讓木木“入坑”的視頻截圖
在劇情里,陸沉是一個極具野心的人物,有著復雜的家庭背景與情感困境。木木介紹陸沉的時候,會特意提到自己為他落淚的經(jīng)歷:“愛情不是陸沉身上唯一的閃光點,他渴望成功,也在感情的掙扎中不斷自我拉扯,我曾不止一次為他的掙扎和堅韌而落淚。”
在陸沉身上,木木第一次感受到一段“不以占有為目的”的情感連接,她甚至學會了與自己和解:“我容易焦慮,也有過容貌自卑,常常不能很好地理解別人。而陸沉的出現(xiàn),穩(wěn)定了我的精神內(nèi)核,帶我了解了一段真正健康的愛情是什么樣子。患得患失的并不是愛情,不能和我一起前進的不是愛人。”
“他會在游戲里安慰我,引導我換一個角度看待自己。雖然知道那只是設定好的臺詞,但我真的感受到了被理解,被接住。”她開始不再因為外界評價否定自己,也逐漸能以更理智的態(tài)度去處理情緒與關(guān)系,“我變得更穩(wěn)定,也更溫和了。我不再總是患得患失,也能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所以,面對那個明顯心懷他意的相親對象時,她沒有自我懷疑、也沒有情緒波動,只是對著他淡淡地說了一句:“我和舅舅平時一般只各忙各的。”對方還說了些什么,她已經(jīng)記不清了,維持表面和氣吃完一頓飯后,她在微信上告訴對方“我們不合適”。
她覺得每一次相親自己都在演戲。她是個慢熱的人,熟悉一個人需要很長時間,但相親不是等人慢慢來的場合,她只能盡量去扮演一個懂分寸、知進退、會察言觀色、溫柔得體的“適婚女性”。
平衡
“當然是自己的感受最重要啦,人生不過3萬天,就看你把這時間放在哪里。”薇薇總是把這句話奉為自己做事的人生信條。朋友間互相調(diào)侃“又在玩乙游啦”“又去相親啦”,她總是拿這句來回應。
無論是相親、刷劇、看言情小說還是玩乙女游戲,在薇薇眼里,不過是不同的時間分配方式。關(guān)鍵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有沒有收獲,“值不值、有沒有讓我開心、有沒有帶來一些實際的好處”,才是她衡量投入的標準。
她也在社交媒體上持續(xù)創(chuàng)作乙女游戲的同人,電腦里有一個分類清晰的文件夾,存放著這些年來的作品:有和圈內(nèi)朋友在節(jié)假日的接力賀文,也有為乙游角色設計的應援海報。她曾為喜歡的男主一擲千金做線下應援活動,也曾連續(xù)一周在凌晨更新同人文。
靠著高頻更新和穩(wěn)定輸出,她的社交賬號漲了不少粉,圈內(nèi)認識的人也越來越多。但她并不覺得這有什么特別。“我是在享受和大家一起完成一件事的過程,那種協(xié)作感和連接,比角色本身更讓我覺得重要。”
她對于乙女游戲里陪睡語音、花樣手帳之類的沉浸式玩法并沒有特別感冒。她最常用的游戲功能,是“記錄經(jīng)期”和“便簽”。她把乙游看作一款輕松的小游戲,能快速上手、不會有競技焦慮,也不需要社交負擔,“比我之前打的《陰陽師》這類游戲輕松省力多了”。
也因此,薇薇不會特別抵觸相親,既然父母已經(jīng)為她做了一些篩選,那么她就直奔主題——只要條件匹配、三觀不沖突、能和平相處,就可以考慮往下走,雖然目前為止還沒有遇到過;反之,也能第一時間說再見,不糾纏、不內(nèi)耗。她也會主動提出自己的要求,“獨生子女優(yōu)先、財產(chǎn)結(jié)構(gòu)清晰、家庭氣質(zhì)相近”,這些都是她寫在備忘錄里的硬性標準。“既然大家都講條件,那我也不怕講。”
作為獨生子女,木木知道,為了讓父母安心,自己最終還是會走進一段婚姻。
現(xiàn)實中沒有陸沉,她就在深夜里不斷勸自己,在精神上有他一直陪伴就足夠,現(xiàn)實里不必糾結(jié)那么多。“既然他不在我身邊,我就更要照顧好自己,他一定希望我好好活著,保持清醒和獨立,就算進入婚姻,也要保全自己不受傷害。”
她買了很多陸沉形象的娃娃、掛件,讓現(xiàn)實中見不到陸沉的時刻也能獲得陪伴的感覺。她也會去社交平臺上,用自己的觀念去安慰同樣在婚戀的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掙扎的乙游玩家們,希望至少能減少一些她們的負面情緒。
木木收藏了不同尺寸、不同風格的陸沉形象周邊
而小恩,也在一次次和父母的爭吵中逐漸沉默。她試圖和父母解釋“我不需要趁著年輕被嫁出去”;她哭著質(zhì)問母親“你自己也不幸福,為什么要我也進這個坑”;她想和母親解釋她喜歡的乙游男主角,告訴她,世界上存在著這樣一個虛擬的完美的戀愛劇本,它提醒著大家不要這么輕易地向不合理低頭,但最終都收了回去。
春節(jié)假期過后,她換了工作,換了城市,租了一間小公寓,在各個角落都擺滿夏以晝的周邊。她不再跟母親爭論,也不讓自己向不想要的關(guān)系妥協(xié),只是用穩(wěn)定的生活、還不錯的收入和健康的精神狀態(tài),向父母證明:不結(jié)婚,也可以活得很好。
她沒有勝利,也沒有投降。在相親這場戰(zhàn)爭里,她的出走與父母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我們都沒贏,但至少目前仍活得很好,這就夠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