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科創生態島建設迎來重大突破:249米高的N1塔樓近日正式封頂,標志著全島25棟建筑主體結構全面完工,項目建設進入加速期。
該項目由成都天投集團投資建設運營,總用地約1006畝,采用“一島三區”空間布局——涵蓋創新轉化服務區、新興產業育成區及生態活力聚集區,旨在構建集聚集、服務、展示、孵化功能于一體的科創成果轉化高地。目前,12棟建筑已建成并陸續投入使用,園區活力初顯。
據介紹,創新成果轉化區8萬平方米空間率先落成,2號、3號館正進行最后精裝與驗收,本月即可移交,為科創活動提供堅實支撐。
新興產業育成區已有7.7萬平方米載體投用,其中聚焦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W7樓宇企業入駐率已達100%,匯聚了13家明星企業及23家Dao+科創生態系統企業。
生態活力聚集區約19萬平方米載體建成,產業居住配套S5、S7首批已交付。
作為核心地標的N1塔樓,設計定位為綠建三星與LEED金級雙認證,是園區內綠建標準最高的近零碳建筑。
展望未來,育成區西組團剩余載體預計年底完工,包含超高層N1塔樓在內的東組團及活力區配套設施將于2025至2027年分階段呈現。
成都科創生態島原名“獨角獸島”,項目于2017年12月正式面向全球招標。經過篩選,扎哈事務所、OMA、福斯特、西南院+日建設計、墨菲西斯、磯崎新·青木宏、艾奕康(AECOM)、同濟院+法國雅克·費爾葉的8個方案入圍決選,最終扎哈事務所方案獲勝。
整島設計理念源于扎哈·哈迪德建筑師事務所提出的“細胞團簇生長擴張”,建筑整體布局采用“蓮花”形態,這一概念允許多變、靈活、富有生命力,可以適應很多不同的需求。同時,對未來的擴張有非常靈活的控制。
項目深度融合都江堰生態智慧與天府新區濕地理念,將開放綠地、水環境保護、智慧交通與社區功能有機整合。園區廣泛應用地源熱泵、碲化鎘光伏及數字孿生碳管理平臺等綠色技術,預計全生命周期可減排50萬噸碳。智能建造方面,5G塔機遠程駕駛艙、混凝土機器人等22項技術顯著提升效率。
憑借創新理念與實踐,園區已斬獲36項建設類獎項、7項國家級及省級綠色低碳榮譽,取得21項省部級工法及30項專利,成為全國綠色低碳園區的標桿典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