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五”普法深入推進的關鍵時期,貴州正安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以傳統文化為載體,通過創新形式、拓展渠道、豐富內容,開展了一系列融合地方特色文化、接地氣、有溫度的法治宣傳活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圍。
田間課堂解民憂,普法宣傳入煙田
6月的正安縣桴焉鎮煙田,連片的烤煙長勢喜人。煙草工作人員化身“法治講解員”,穿梭在煙壟之間,與煙農圍坐交流?!皬埓笫?,您聽我說:咱種煙也得懂法護身!煙葉合同怎么簽才規范?萬一遇到收購糾紛,法律條文就是咱的靠山。”普法志愿者結合《民法典進家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簽訂合同法律規范,并針對煙農關心的合同簽訂、補貼政策等問題現場答疑。
圖為普法宣傳員正在向煙農宣傳相關法律法規
在和溪鎮杉木坪村的烘烤工場,普法志愿者通過播放動畫短片、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向煙農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關于土地流轉、勞動權益保護的條款。“以前只知道種煙賣煙,現在明白了簽訂合同要注意哪些法律風險。”煙農王大叔拿著宣傳資料感慨道。據統計,活動開展以來,已覆蓋全縣800余戶煙農,發放《煙農法律知識手冊》《民法典圖解》等資料1500余份。
圖為普法志愿者組織村民觀看普法短片
村鎮宣講聚人氣,法治服務零距離
在瑞溪鎮集市廣場,一場別開生面的“法治游園會”吸引了眾多村民。普法志愿者通過“法律知識競答”“真假煙鑒別”等互動游戲,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知識融入其中?!斑@個活動既有趣又實用,我不僅學會了辨別假煙,還了解了如何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村民陳大哥在“法治盲盒”環節抽到案例后,現場得到專業解答。
圖為普法志愿者和群眾在識別真假煙
針對農村地區老年人較多的特點,普法志愿者還走進班竹鎮元村,開展“送法上門”服務。志愿者們為留守老人講解防范電信詐騙、贍養繼承等法律知識,并協助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澳銈冎v得很清楚,我們以后遇到問題就知道該找誰了?!?3歲的鄭大孃握著普法員的手說。
多方聯動筑防線,長效機制促發展
為確保普法實效,正安縣煙草專賣局聯合縣司法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建立“普法+監管”協同機制。在煙葉收購站點設立法律咨詢臺,同步開展合同審查、糾紛調解等服務;在校園周邊開展專項檢查,清理違規零售戶。此外,站點煙技員每周開展一次“學法能力大提升”活動,培育10名以上普法骨干,形成“以點帶面、輻射全域”的普法格局。
“我們將以此次普法月活動為契機,持續創新形式、豐富內容,推動法治宣傳教育與煙葉生產、鄉村治理深度融合,為煙區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正安縣煙草專賣局負責人表示。
下一步,將聚焦煙農多元需求,推出“線上普法微課堂”“定制化法律咨詢”等服務,讓法治陽光照亮鄉村振興之路。(圖片由馮迪提供)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