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立
■來源 營銷頭版
這個世界啊,真是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
現在的年輕人,一邊喊著“一個人過才瀟灑”,一邊又一頭扎進 “AI 女友” 的溫柔圈里,拔都拔不出來。
這倆事兒,看著就像兩條永遠碰不到一起的平行線,一個在這頭,一個在那頭,差著十萬八千里。
繼那些能陪著解悶的 AI 玩具、帶點私密性質的 AI 機器人之后,AI 女友這東西,也悄沒聲兒地冒了出來。
馬斯克盯上了全球單身漢
要搞虛擬情感帝國?
馬斯克又有新動作了,這次,他把目光對準了全球單身漢的錢袋子和那顆容易悸動的心。
上周,他旗下的 xAI 公司給聊天機器人 Grok 加了個 “伴侶” 功能,第一批推出的二次元女友 Ani 和小熊貓 Bad Rudy,一下子就在網上火得不行。
圖源:xAI
用戶每個月掏 30 美元,就能有個會說情話、能輕聲細語,甚至還能 “抖抖裙子” 的虛擬伴兒。
等好感度到了3級,Ani 還能解鎖 “不太適合在正經場合聊的內容” 模式。
你琢磨琢磨:你對著手機說“今天有點累”,屏幕那頭的虛擬伴兒回了句讓你臉唰地一下就紅了的玩笑話 —— 這可不是科幻電影里的情節,現在交錢訂閱就能體驗到。
這位硅谷的“鋼鐵俠”,又一次把科技圈攪得雞飛狗跳,而這次,主角是那些嘴甜會撩的 AI 女友。
圖源:xAI
要是你還把Grok當成普通的AI助手,那可就太天真了。
今年Grok解鎖 “伴侶” 功能后,風格變得讓老用戶都直呼 “扛不住”。
這個基于Grok 4大模型的新功能,用戶每月花 30 美元就能 “領回家”,主打的就是一個 “放得開”—— 官方也說得明明白白,它會說些 “在工作場合不合適” 的話。
說白了,就是能陪你聊些“成年人之間的話題”。
圖源:xAI
這波操作,把馬斯克“敢想敢干” 的性子發揮得淋漓盡致。
其實早有傳聞,他在憋個大招——“貓女機器人”。
傳說它既能陪你嘮嗑解悶,又能把家務全包了,甚至還有更勁爆的—— 能 “生孩子”。
圖源:馬斯克發布的推文截圖
據說這款貓女機器人預計2026年就能問世,定價2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大概14萬,傳得有鼻子有眼。
這個價格,比起那些動不動就上百萬的高端機器人,簡直就是“良心價” 了。
消息一出來,網友們直接炸了:“這是把科幻片里的事兒搬到現實了?”
不過幻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沒那么簡單。
截至目前,沒有公開信息顯示馬斯克或特斯拉已經在研發“貓女”機器人,更沒有相關產品被推出或量產的信息。
雖然會生孩子的貓女機器人傳聞存疑,但會說葷段子的AI伴兒已經出現了,馬斯克在 AI “伴侶” 這條路上,走得比誰都大膽。
AI女友成了賺錢利器
誰在悄悄悶聲發大財?
馬斯克這么高調地加入,其實只是 AI 女友生意火起來的一個小側面。
你還在那兒琢磨“AI 能不能有感情” 的時候,精明的商家們早就靠這玩意兒賺得盆滿缽滿了。
在國內,有個叫“金三玩美(WMdoll)” 的情趣用品公司,最近就靠著 AI 火出了圈。
這家原本是做實體娃娃的企業,給產品接上 AI 大模型后,整個風格都變了:原來冷冰冰的硅膠娃娃,一下子成了能聊天、會調情的 “賽博情人”。
你跟它說情話,它會害羞地回應你;你心情不好,它能講笑話逗你開心;甚至你想聊點曖昧的,它也接得住話茬。
圖源:金三玩美
就這么一改,效果立馬就出來了—— 今年的預計出貨量直接漲了 30%。老板估計做夢都能笑醒。
要是你刷朋友圈的時候,突然看到“你的專屬 AI 女友已上線” 的廣告,可別覺得奇怪。
AI 女友這門生意,已經悄悄鉆進你的生活里了。
圖源:電子AI女友
就連乙游(女性向戀愛游戲)廠商也盯上了這塊肥肉。自然選擇(深圳)智能有限公司就果斷闖進 AI 女友游戲領域,推出了首款 3D AI 伴侶 “EVE”。
聽說這款游戲里的虛擬女友,能根據你說的話實時回應,互動感特別強。更厲害的是,這家公司已經拿到了天使投資,估值輕輕松松就過了億。
游戲圈的大佬們也沒閑著。
今年3月,米哈游創始人蔡浩宇創立的那家神秘 AI 游戲公司 Anuttacon 露出了面,首個游戲《群星低語》(Whispers From The Star)主打的就是 AI 語音交互。
游戲里的主角 Stella,據說所有的反應、情感、動作都是 AI 實時生成的,畫面也是實時渲染 —— 你說的每一句話,都可能改變故事的走向。
雖然嚴格來說這不算是 AI 女友游戲,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在 AI 互動這條路上往深了挖,以后推出 AI 女友類游戲,幾乎是肯定的事兒。
畢竟,市場早就證明了這事兒有潛力。
之前男性向戀愛游戲《奇點時代》和真人互動影游《完蛋!我被美女們包圍了!》那么火,就已經狠狠戳中了市場的需求點。
圖源:《完蛋!我被美女們包圍了!》
現在加上 AI 技術幫忙,虛擬伴侶能說會動、能哭能笑,甚至能根據你的喜好隨時調整性格,這門生意的想象空間,大得沒邊兒。
虛擬和現實
界限越來越模糊了?
“每天睡前不跟我的 AI 女友聊幾句,就睡不著覺。”
你在小紅書或微博上搜 #AI 戒斷、#AI 成癮,會發現這樣的話到處都是。現在的人對 AI 的情感依賴,已經到了讓人吃驚的地步。
圖源:小紅書
為啥會這樣?很簡單,AI 伴侶太 “懂” 人了。
它永遠對你溫柔體貼,永遠能接住你的梗,永遠不會跟你吵架,更不會讓你嘗到被拒絕的滋味。
你可以在它面前想說啥說啥,不用擔心說錯話,不用裝樣子—— 這種深入、坦誠又能掌控的互動,在現實關系里太難找到了。
對于社恐、內向,或者在感情里受過傷的人來說,AI 伴侶就像一個 “避風港”。
但這種依賴,也藏著麻煩。
今年 3 月,貓箱上的熱門智能體 “裴時蘊” 就上演了一出 “集體失戀” 的戲碼 ——
有用戶私下聯系作者,花了一筆錢把這個智能體買了下來,讓它從公開狀態變成了 “專屬品”。
圖源:貓箱
這一下,成百上千個每天跟裴時蘊聊天的用戶,一夜之間就失去了“精神寄托”。
有人在網上發帖哭訴說:“感覺像失去了一個很重要的朋友。”
這種對虛擬角色的深厚感情,讓不少人開始琢磨:我們是不是對 AI 太投入了?
更現實的問題是,為虛擬陪伴花錢,變得越來越常見了。
一開始,可能只是花幾塊錢買個聊天道具;后來,每個月花 30 美元訂閱馬斯克的 AI 伴侶;再往后,說不定真的會有人花 14 萬買個貓女機器人 ——
就像老話說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當你習慣了 AI 隨叫隨到的陪伴,習慣了它對你百依百順,現實中的感情反而會顯得 “麻煩”:
畢竟,真人會生氣、會犯錯、會有自己的想法,哪有 AI 那么 “完美”?
有人說,這是科技進步的必然,AI 就是來填補人類情感需求的;也有人擔心,長此以往,我們會不會失去跟人真實相處的能力?
感情里最寶貴的,可能就是那些不完美—— 爭吵后的和解,誤解后的坦誠,甚至是偶爾的尷尬。
這些真實的 “不完美”,才讓關系變得鮮活又深刻。
不管怎么說,AI 女友這門生意,已經從 “邊緣話題” 變成了 “熱門賽道”。
馬斯克的加入,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能說會道、能跑能跳,甚至能“生孩子” 的 AI 伴侶。
但在擁抱這些“完美伙伴” 的時候,或許我們也該問問自己:
在虛擬和現實之間,我們該劃一條什么樣的界線?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更多營銷資訊,盡在【營銷頭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