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崇州市家長學校組織本地親子家庭走進志輝藤藝博覽園,開展以藤編藝術為主題的非遺研學活動。通過"溯源歷史、探訪工坊、親子共創"的沉浸式體驗,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本土非遺文化魅力,深化家庭情感聯結。
活動中,親子家庭在志輝藤藝博覽園專業講解員的帶領下,系統了解崇州藤編的發展脈絡。博覽園內,從明清時期的實用器具到現代的藝術創作,一件件承載著匠人智慧的藤編展品錯落陳列,既有還原傳統生活場景的藤編家具組合,也有融入現代設計的藤藝裝置,讓孩子們直觀感受到這項非遺技藝在歲月流轉中的傳承與創新,增強了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
隨后,大家走進博覽園內的藤編工坊,親眼目睹匠人從選材、破藤到編織成型的全過程。工坊內彌漫著藤條的天然清香,匠人們圍坐于編織架前,指尖翻飛間藤條逐漸成型。這種與志輝藤藝博覽園"以藝載道、以藤傳情"理念相呼應的場景,讓孩子們深刻體會到"慢工出細活"的工匠精神,也激發了他們動手嘗試的興趣。
最令人期待的親子共創環節在博覽園的互動體驗區開展,家長與孩子分工協作,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學習基礎編織技巧。穿、繞、纏、編之間,孩子們不時向父母請教,家長們耐心示范引導,歡聲笑語中,一個個充滿童趣的藤編小擺件逐漸成型。身旁陳列的博覽園館藏藤編精品,成為大家創作時的靈感來源。這一過程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與空間思維,更讓家長在陪伴中見證孩子的成長,有效提升了親子陪伴質量。
此次活動是崇州市推動非遺保護傳承與家庭教育融合的生動實踐。志輝藤藝博覽園作為本地藤編文化傳承與展示的重要平臺,為活動提供了從歷史溯源到實踐體驗的全場景支撐,讓非遺研學更具沉浸感與專業性。通過研學活動讓家長和孩子們在一針一線、一雕一琢的互動中,感受非遺的溫度與智慧。
記者|李婷
編輯|王靜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