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外媒報道稱,俄羅斯石油公司掌門人謝欽在公開場合表態,而這番表態直接在國際能源市場上激起了巨大波瀾。消息稱,在過去30個月時間里,中國通過采購俄羅斯折價原油獲利上百億美元。那么這樣的說法讓人心中難免會有一些疑慮,是否在俄羅斯遭遇國際制裁的艱難時期,我國確實占便宜了呢?對此我國專家表示,國際貿易遠比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簡單。
從俄羅斯層面來分析看的話,自2022年地緣政治沖突升級以來,他們的能源出口關系到的已經不僅僅是經濟這么簡單了,而是直接上升到國家存續的戰略高度。在面對西方國家實施的全方位戰略封鎖面前,俄羅斯的多數核心產業都遭到了沖擊。其中就包含面向歐洲市場的石油天然氣貿易,作為最重要的外匯來源渠道。如果被切斷的話,對俄羅斯來說那堪比滅頂之災。然而在關乎俄羅斯生死攸關之際,中國伸出援手拉了他們一把。
來自中國的長期能源采購協議及時到位,讓俄羅斯暫時擺脫了被制裁的困境。要知道,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刻,中國選擇伸出援手,投入的可是真金白銀,而不是口嗨或者精神上的支援。中方頂著西方世界強國的巨大政治壓力,采取一系列措施,避免了俄羅斯經濟陷入全面崩潰的深淵。當時普京力排眾議堅持"向東轉"的戰略轉向,在國際公開場合多次表態和中國展開戰略合作的重要性,這也是基于對形勢的清醒判斷。對普京來說,他很清楚如果在那段艱難的時光里,沒有中國的支持和幫助,俄羅斯恐怕難以挺過來。
而中方對俄羅斯的壯舉已經遠遠超越了普通商業往來的范疇,而是具有深遠意義的戰略支撐。所以現在舊事重提,本意并非在于指責我們獲得了多少實質性的利益,而是想要向中國表達內心由衷的謝意。其實那些被稱之為"鐵桿盟友"的國家,彼此之間并非不會計較得失,而是在權衡利益時始終銘記共同經歷的風雨歷程。只有在真摯的友誼下建立起來的經濟合作和戰略關系,才能穩固長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