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臺灣南投縣迎來了島內“大罷免”行動的第一場投票。當天陽光熾熱,縣議員陳玉玲的罷免案在一片爭議聲中拉開帷幕。
投票結束后,計票結果迅速公布——支持罷免的12160票,對比不同意的5867票,如此懸殊的差距,很多人一時間以為“罷免成功”已成定局。然而,事實卻如一盆冷水潑下,讓人瞬間清醒。
有一個關鍵數字,一直被忽視——14302票。這正是“罷免通過”的門檻,需達到選區選民總數的25%。盡管支持票遙遙領先,但最終還是差了6293票,罷免案宣告失敗。這個結果,不僅讓島內政壇嘩然,也讓賴清德一度洋洋得意。但他真能高枕無憂嗎?事情真的如他所愿發展嗎?
這場罷免案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不僅暴露了民進黨的基層危機,也揭開了朱立倫背水一戰的動員真相,還讓整個島內政治生態浮出水面。一場地方罷免,竟牽動著藍綠兩大陣營的生死博弈,更揭示了臺灣選民的真實態度。
陳玉玲的罷免案之所以引發巨大關注,除了她是民進黨籍議員,更因為她曾力挺罷免藍營民代游顥。這一舉動直接觸發藍營反擊,形成了罷免與反罷免的對峙局面。
藍營將這場罷免視為一場“前哨戰”,民進黨則試圖通過此舉打開“罷免風暴”的突破口。如此背景下,這場投票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值得注意的是,陳玉玲在2022年僅以5028票當選,而此次同意罷免她的票數卻高達12160票,足足是她當年得票的2.4倍。這不是簡單的選票變化,而是民意的劇烈震蕩。高達67.45%的罷免支持率,反映出陳玉玲的基層支持已大幅流失,也說明民進黨在南投的地方根基正在動搖。
盡管如此,罷免案最終還是沒能跨過那道“25%”的門檻。57207名選民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走進投票站,投票率僅有31.76%。這也揭示出另一個現實——藍營的動員力嚴重不足。國民黨雖然有游顥在地拿下1.6萬票的基礎,卻仍無法將選民帶入投票站,這無疑是一記警鐘。
朱立倫顯然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投票結果公布后,他火速召集藍營高層,在臺北召開動員大會,并將7月26日定為“民意保衛戰”的關鍵日。
這一切動作都表明,藍營已經將726罷免看作是一場生死之戰。不僅朱立倫親自下場,蔣萬安、侯友宜、韓國瑜等藍營大咖也紛紛亮相站臺,為即將到來的五席“立委”保衛戰造勢。
在另一邊,賴清德似乎還沉浸在罷免失敗的“勝利感”中,甚至還在臺風期間現身臺南作秀,面對民眾的質問無動于衷。
在一名臺南居民當面控訴停水停電多日時,賴清德回應敷衍,甚至轉身離開,引發眾怒。島內輿論一片嘩然,許多中間選民開始質疑他的執政能力,甚至有人稱“最后悔的就是支持綠營”。
一場地方罷免,不但讓賴清德的民意基礎受挫,也讓民進黨一手策劃的“大罷免”戰略陷入被動。親綠的“臺灣民意基金會”7月15日公布數據也佐證了這一點——賴清德施政滿意度僅為42.9%,不滿意度高達44.5%,出現“死亡交叉”。
這意味著,賴清德的政治蜜月期已經結束,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更令人玩味的是,罷免案背后的時間安排也引發質疑。7月8日,臺前“內務主管”李鴻源直言,民進黨之所以將大罷免設定在7月26日,是有政治考量的。
他指出,臺灣目前正處能源吃緊的關鍵期,若拖至8月后,面臨高溫限電危機,民眾焦點將轉向生存問題,罷免行動可能失去關注度。這一說法無疑為所謂“罷免正義”蒙上了政治操盤的陰影。
在民進黨一邊高調宣傳罷免的同時,藍營也在悄悄調整策略。國民黨決定開設上百場說明會,由議員親自下鄉與選民對話,不再只是靠口號動員。
民眾黨也不再袖手旁觀,黃國昌多次現身藍營場合,力挺反罷免陣線,提出“非綠陣營必須團結一致”的呼吁。藍白合作的氣氛逐漸升溫,為藍營注入新動能。
館長陳之漢的態度轉變也備受關注。曾經公開批藍營、力挺綠營的他,如今卻在多個場合為藍營站臺,甚至為自己過去的言論道歉。他坦言,曾被綠營誤導,誤傷了許多藍營人士,如今愿意公開道歉并肩作戰。這一轉變不僅驚動輿論,也讓綠營陣腳大亂。
與此同時,罷免制度本身也成為關注焦點。許多島內選民開始質疑“25%門檻”的合理性。明明有超過六成的同意票,卻因投票率不夠而無法罷免成功,這是否已經背離了民主的核心精神?不少人直言,這道門檻變成了保護既得利益的“護身符”,反而成了民怨的火藥桶。
蔡英文時期設立的罷免門檻,原意是防止惡意報復,如今卻成了民進黨“自食其果”的制度牢籠。民眾眼中,民進黨頻繁發起罷免,卻在自己人被罷免時享受制度庇護,這種雙標做派令人反感。甚至有媒體評論指出,這場罷免失敗并非民主勝利,而是制度設計的“荒唐勝利”。
罷免案的走向,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政治攻防,而是牽動著島內治理信任的全面崩塌。賴清德若繼續將政治作為主要戰場,忽視民生問題,勢必會遭遇更大的民意反彈。尤其是當前民眾對綠營“用司法打壓異己、用公款養網軍”的種種質疑不斷發酵,民進黨道德光環早已破碎。
隨著7月26日的到來,藍營與綠營的對決也將進入高潮。五席“立委”的命運不僅關系著國會平衡,更決定著賴清德能否繼續推進其政治藍圖。一旦綠營罷免失敗,賴清德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執政危機;若藍營失守,則可能徹底失去國會主導權。
這場戰役,已經不只是政黨之爭,更是島內選民對未來方向的表態。是繼續走向政治極化、內耗不休,還是回歸民生、理性發展,答案即將在投票中揭曉。而那6293票的差距,正是撬動全局的杠桿。
罷免案失敗表面上是民進黨的暫時勝利,實則暴露出其執政根基的動搖;對國民黨而言,這是一次警醒,也是一次機會。下一場戰斗即將打響,勝負尚未揭曉,但島內民心的走向,已悄然發生變化。
信息來源:
[1]67%選民同意仍罷免失敗!南投議員陳玉鈴驚險保位,綠營危機四伏 海峽導報
[2]大罷免倒計時,賴清德民調再現死亡交叉,親綠人士:已陷執政困境 海峽導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