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為何會突然爆發反華集會?而一向被打上“親中”標簽的李在明,這次又是如何反應的呢?
最近韓國國內突然刮起了一股“反華”風潮,有大批人群集中在首爾明洞地區高舉口號和標語開展“反華”。而這已經不是“12.3緊急戒嚴事件”發生以來韓國爆發的首次“反華”集會。
今年2月份,大批韓國民眾有組織地聚集在了中國駐韓大使館周圍,高喊各種“反華”口號進行抗議。而這兩次“反華”浪潮的原因也基本一致,那就是懷疑中方在背后推進了尹錫悅彈劾案的進程,并且插手了今年6月份舉行的總統選舉。
實際上這根本是子虛烏有的事,早在今年1月份,中國駐韓大使館就公開發布消息,鑒于目前韓國政治局勢不穩,希望不管是在韓工作、經商的中國公民或者是在韓國旅游的游客,都要遠離各種政治活動,也不要公開發表政治意見和言論,防的就是韓國國內的一些“親美反華”勢力借此大做文章。
但是中方的謹慎卻并沒有讓局勢得到緩解,今年5月份,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發布了一篇報告,這篇報告中提到,由于有關中方介入總統彈劾與大選的網絡謠言迅速傳播,導致韓國國內的“反華”情緒高漲,而且這股情緒有從線上轉移到線下的趨勢,情況令人“十分擔憂”。
果然,在這份報告發布兩個月后,首爾地區就再次發生了大規模的“反華集會”,但是這背后的原因真的只有謠言傳播那么簡單嗎?在聯合國的這份報告中提到了一個現象,就是謠言和反華情緒的傳播是以“保守派以及部分政客”為核心,而且今年2月的那次“反華”集會的組織者正是國民力量黨的青年代表金正植,這不由得讓人懷疑這股“反華”妖風背后的政治角力。
眾所周知,已經下野的尹錫悅和剛剛上臺的李在明身上分別被貼著“親美”和“親中”的兩大標簽。目前尹錫悅雖然已經下野,但是卻依然面臨著“內亂叛國”的指控,在這個時候組織“反華”集會,并且繼續散布中方插手大選的謠言,不但能夠打擊李在明當選的合法性,還能在社會層面形成巨大的輿論壓力,讓法院在審理時有所顧忌。
但是面對保守派的反撲,李在明的表現卻有些令人失望,在事件發生后,韓國外交部只是表示會督促警方對類似集會嚴加監管,而李在明本人對此卻是沉默以對。原因無他,還有半個月的時間美國對韓的25%關稅就要正式落地,李在明只有半個月的窗口期來處理此事。而根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高官張成吉透露,美國代表已經明確表示要求韓國配合美國一起采取對華遏制措施,比如要求韓國企業盡量減少使用來自中國的原材料等。韓國在這方面的態度很可能會直接影響到美韓關稅談判的結果,因此李在明不得不慎之又慎地處理中韓關系。
在這一背景下,韓國媒體又爆出了李在明決定不參加中方舉辦的“9.3閱兵”活動,雖然他們給出的理由是上次兩國最高層交流是前總統文在寅訪華,按照慣例這次應該由中方最高層訪韓。但是實際上李在明還是怕在這個節骨眼上同意訪華會引起美國的誤會,而且今年10月第32屆APEC會議即將在韓國慶州舉行,李在明已經于15日向APEC各國領導人發去了邀請函,或許在他看來這才是中韓兩國最高層會面的合適場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