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9
前段時間,以伊沖突引發(fā)廣泛關注,軍事元素及作戰(zhàn)手段成焦點。7月14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圍繞這場沖突展開深度觀察。
節(jié)目中,觀察者網軍工組的主編施洋強調國家縱深在沖突中的重要意義。他認為,伊朗因東西縱深較大,東部幸存的導彈基地成為其反擊并促成停火的重要依托。伊朗“抵抗之弧”的盟友遭重創(chuàng),導致其預警能力不足,戰(zhàn)略縱深被削弱。以色列雖空域占優(yōu),但因國土狹小,無法完全攔截伊朗導彈,最終走向停火。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的院長張維為教授認為,沖突各方均難以持續(xù),尤其是以色列無法應對消耗戰(zhàn)。整體來看,以伊沖突在消耗戰(zhàn)態(tài)勢下,各方均難以繼續(xù)。
編輯: 周雯飛
責編: 張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