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成都市2025年招生工作日程,7月9日,各區(市)縣組織了民辦初中空余計劃電腦隨機錄取,并于當天公布錄取結果。此前,各民辦學校陸續發布了自己的補錄計劃。
其中,成都外國語學校(以下簡稱“成外”)7月6日發布的“2025年小升初空余計劃公告”顯示,學校有257個空余學位,全成都市符合條件的學生均可報名。就在該補錄計劃發布后不久,一篇主題為《天價學費嚇退家長,補錄257人沒人報,成都外國語學校跌落神壇》的文章在互聯網出現,上百個網絡賬號在多個平臺同時發布。對此,成外公開數據對網傳文章予以駁斥,校方公布的數據顯示,成外初中第一輪招生搖中率37%,補錄搖中率31%,不存在“沒人報”的情況。
學校表示,針對網傳不實文章已經報警,并保留通過法律途徑維護權益的權利。
▲圖據成都外國語學校
風波:
網傳成外“天價學費、補錄沒人報”
學校已報警
以“成都外國語”為關鍵詞在各網絡平臺進行搜索,網易平臺有64條結果,搜索出來的幾乎都是同一文章。在今日頭條、百度等平臺,以“成都外國語”為關鍵詞,搜索結果依然是上百條同名文章(以上搜索結果截至7月15日16點)。
記者注意到,文章的主要內容是如成外“學費漲到一年8萬多”“招生范圍被限死在金牛區”“成外的補錄名額從最初的100個,加到現在的257個,還是招不滿”等。
而成外官方微信5月30日發布的小升初招生簡章明確顯示:學校面向大成都符合條件的學生,招生數量1250人,學費4.2萬/年。與學校官方微信對照,網傳文章差錯不少,配圖也并非全是成外的校園場景。
▲成外官方微信發布的2025年小升初招生簡章截圖
第一時間關注到這篇帖子在互聯網的傳播后,成外校長龔智發表示,網傳信息嚴重失實,已對學校聲譽造成不良影響。隨后,學校第一時間向郫都區公安局報警。警方也聯系上了較早發布這篇帖子的一個位于外省的賬號擁有人,對方隨即刪除了帖子。
但是,接下來的幾天,同樣的帖子持續在今日頭條、網易、百度等媒體平臺被大量復制發布,累計發布次數幾百次,發布IP來自福建、廣東、山東等地。
調查:
補錄為認知誤區,應注意甄別網絡傳言
依據這篇網帖的內容,導致成外“跌下神壇”的有兩個原因,一是“天價”學費,二是200多個補錄名額還沒人報。針對“天價學費8萬元一年”的說法,龔智發澄清道:“學校學費嚴格按照相關部門核定標準執行,每年4.2萬元,絕非8萬元或其他夸大的數字。”
至于學校的補錄,龔智發說,這里其實存在一個認知誤區,也希望借此機會讓家長們了解,為何大量民辦學校都會出現補錄的情況,哪怕是搖中率非常低的學校?主要原因在于實施公辦、民辦同招以后,近年來,成都義務段升學的家長在為孩子報讀民辦學校時,其公辦學位不受任何影響。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同時被公辦、民辦學校錄取,家長是可以在公辦和民辦中二選一的。
這樣的政策,相當于是把選擇權給到了家長,因此就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一是家長一開始并未想好孩子是讀公辦還是民辦,由于民辦報名沒有特別的門檻,因此部分家長會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先報名。在確認學位環節,部分家長選擇讀公辦,因此這部分民辦學位就空了出來,進入民辦補錄計劃。
第二種情況是,部分公辦學校實施多校劃片,家長在不確定孩子是否能夠搖進心儀的公辦學校前,也會給孩子報一所民辦學校,最終再根據學位情況來進行選擇。
▲教育主管部門關于家長確認公辦或民辦學位的內容
記者看到,成外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今年成外初中第一輪招生,面向大成都招生1250名,其中校內直升546名,實際對外招生只有704名。而第一輪報名成外的學生,一共有1893名,搖中率僅為37%。
如前文所述,家長可以在公辦和民辦學校之間二選一,有部分搖中了成外的家長,基于家庭實際情況,最終選擇了公辦學位。“因此,成外就產生了257個補錄計劃,并吸引了829名學生報名參與補錄,搖中率為31%,比第一輪的搖中率還要低,根本不存在招不夠的情況。”校方介紹。
龔智發則表示,關于補錄,無論是義務教育段還是高中段,都是政策內的正常流程。
▲成外官方微信7月12日發布停止2025年初、高中招生咨詢公告
成外校方表示,上述不實文章嚴重誤導公眾,損害學校形象,校方已向主管部門反饋情況,已經報警。同時也在收集證據,保留通過法律途徑維護權益的權利。學校同時呼吁家長和社會通過官方渠道獲取信息,勿信謠傳謠。
紅星新聞記者 張瑾 樊英圖據網絡及成外官方微信
編輯 于曼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