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比賽,我們57比122輸給了美國隊,65分的差距,這個結果,需要我們認真去面對。
首先,承認差距。美國隊是本屆最強的隊伍,實力榜排第一,我們是第七,這個差距,在場上體現得很直接,她們12個人輪換,個個都能得分,7個人得分上雙,她們的防守壓迫性很強,節奏非常快,轉換進攻打得堅決,我們跟不上這個強度。
輸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小組賽三連敗已經暴露了問題,輸尼日利亞、葡萄牙、加拿大,場均要輸30.3分。這說明隊伍的整體實力、對抗能力、比賽經驗,都和國際強隊有明顯差距,不是今天一場球的問題,是積累下來的。
核心球員張子宇的缺席,對我們影響非常大。她被抽調去打成年國家隊的亞洲杯了,她在成年隊打得很好,場均18分,在青年隊,她的身高(2米28)和籃下作用,是沒人能替代的,沒有她,我們在內線的攻防兩端都失去了支柱,籃板球失控,籃下保護也弱了,對加拿大那場籃板是27比49,今天面對更強的美國隊,籃板劣勢只會更嚴重。
場上表現看,問題很具體
失誤太多:全場24次失誤,在美國隊的緊逼防守和快節奏下,我們處理球的能力不足,顯得慌亂,球傳不出去,控不住。
外線失準:整個系列賽,我們的三分球命中率都很低,大約只有20%,對加拿大是20投4中,今天同樣,外線打不開,無法有效回應對方的防守策略,進攻空間被壓縮得很死。
對抗和體能跟不上:在高強度、快節奏的對抗下,我們的隊員體能下降快,動作容易變形,對抗吃虧,這導致攻防效率都大幅下降。
球員們盡力了。冉珂嘉這場拿了13分8籃板3助攻,是隊里唯一得分上雙的,她在整個小組賽都打得不錯,場均22.5分11籃板,籃板排賽事第一,展現出了一定的核心潛力。徐培琳這場也得了12分,但面對美國隊這樣的對手,個別球員的亮點,無法彌補整體的巨大差距。
簽運確實不好。我們小組賽三連敗,排第四出線,淘汰賽第一場就碰上頭號種子美國隊,如果是單循環或者其他賽制,可能不會這么早相遇,但賽制就是如此,遇到了就得打,這不能成為借口。
這場慘敗,根本上是美國隊強大實力和我們U19梯隊當前短板疊加的結果。美國隊展示了世界頂尖青年隊的水平,而我們,暴露了青訓體系中的問題:技術的基本功不夠扎實,在高對抗環境下技術動作變形;整體對抗能力不足;戰術執行力在高壓下難以保證;關鍵位置深度不夠,核心球員缺席后沒有足夠的人能頂上。
作為教練,責任在我。如何在現有條件下整合隊伍,提升訓練質量,更好地備戰國際大賽,這是我的工作,看到差距,更要明確我們的方向。
未來需要改進的地方很明確:
青訓基礎要抓牢:必須加強年輕球員的基本功訓練,特別是高強度對抗下的技術運用能力。體能和力量訓練是基礎,必須重視。
提升比賽強度:日常訓練和國內比賽,要盡可能模擬國際大賽的高強度和高對抗,讓隊員習慣這種節奏和壓力。
外線穩定性:投籃,尤其是三分球,在現代籃球中至關重要,必須下大力氣提高外線投射的穩定性和抗壓能力。
人才輸送機制優化:像張子宇這樣關鍵的梯隊核心球員,在重大青年賽事期間被抽調去成年隊,對U19隊伍的實力是斷崖式打擊,需要更好地協調各級國家隊的人才使用,保障梯隊的完整性,避免這種非戰斗性減員。
多打高水平的比賽:只有多和世界強隊交手,才能積累經驗,看到差距,明確努力方向,閉門造車不行。
總的來說,這場比賽是實力的真實反映,我們輸了65分,輸在整體實力、關鍵球員缺失、對抗強度、技術穩定性和戰術執行力等多個環節的全面落后,正視這個差距,是我們進步的第一步,暴露問題是痛苦的,但也指明了改進的方向,我和教練組會認真總結,從訓練抓起,從細節抓起,努力讓我們的年輕球員在未來具備更強的競爭力,路還很長,需要腳踏實地去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