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好像什么都能習慣,但習慣又恰恰是不可逆的,總不能既要還要又要!
現代社會人心已變
這兩天湖南衡陽街頭發生了一件事,女子突發昏厥倒地,當地某職業學院醫學院的老師恰好路過,就冒著高溫跪在地上為女子做心肺復蘇;
后來救護車趕到,女子成功就醫,本來是一件見義勇為,卻被個別網友指責:明顯有襲胸嫌疑,換個女的來按啊......
看到這些指責的那一刻,即使身處炎炎夏日也頓感心寒;
這件事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為什么當今社會變成了這個樣子:遇難不捐款、告急不獻血、倒地不扶人、公車不讓座......
那是因為誤解多了,人心散了,冷了,冷眼旁觀非我所愿,熱心助人代價太大!
當善意被踐踏,當真心淪為特權人的玩物,誰還會那么傻呢?
今年極端天氣挺多的,廣東、湖南、貴州等地都爆發了洪澇,房屋沖毀,人員傷亡,卻極少見到有人自發捐款了;
就連災區網友也發聲說:別捐了,根本到不了我們手里!
前兩天發生在山西大同的一件事,2名環衛工人4個小時翻了8噸垃圾幫女游客找回了電話手表,被當做城市溫度大肆報道;
說實話我真的感動不起來,更多的是心疼那兩位環衛工人,冒著40度的高溫翻找8噸垃圾,我想想都要昏死過去了;
為了一塊被游客不小心弄丟的電話手表至于如此興師動眾嗎?環衛工人的命也是命啊;
所以,別急著責怪人心易變,想想為什么會變啊?
無論是淳樸的年代還是人心,都回不去了
7號,rmrb發文:呼吁“同志”稱呼重歸主流,這是風氣重歸淳樸的表現;
但很顯然,我不配這個稱號,因為同志說的是同心同德、共同的志向、平等的話語權,社會公平下的眾生;
可是,有人的子女可以走協和4+4,輕松換專業、換工作,甚至能生出1歲工作,22歲退休的修仙大能,我們窮山僻壤出來的孩子,讀到碩士還找不到一份工作,還被指責為脫不下長衫;
凡此種種,同人不同命,更不同志,就算勉強被稱為同志,難保不讓人想歪,這人是不是同性戀?
所以,別稱我為同志,我不配!
能用錢解決的,就別欠人情
人人都在懷念那個淳樸的年代里互幫互助的人情事故,卻沒有人愿意回到那個年代;
那個時候之所以講義氣,熱心助人是因為大家都明白,誰家里都會有紅白喜事,人來開聚,誰都有需要借錢的可能,所以,幫人就是幫己;
現在不一樣了,這些事只要你有錢就能買到對應的服務,還不用記人恩情,都輕松。
人心變冷漠了,豈是一句稱謂可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