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7736號建議的答復
人社建字〔2020〕219號
您提出的關于在退休審批過程中對有“除名”和“自動離職”兩類情形職工原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我國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改革,1991年,《國務院關于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1991〕33號)建立了個人繳費制度。1995年,《國務院關于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國發〔1995〕6號)明確,實行個人繳費制度前,職工符合國家規定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成為體現參保人員養老保險權益、計算參保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重要參數。
建立養老保險制度前,職工養老實行單位退休制度,由退休前所在單位根據職工連續工齡計算退休費,由單位負責發放。職工被除名或自動離職后,原工作單位不再負責支付其退休費;重新參加工作后,連續工齡重新計算。因此,職工除名或自動離職前的工作年限不能作為連續工齡的組成部分,也不能視同繳費年限。正如您在建議中指出的,“除名”和“自動離職”具有計劃經濟時期勞動用工管理制度的特點,相關的工齡政策根據當時國家工齡政策精神制定,也適應當時實行單位退休制度的養老保障方式。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逐步實現政企分離,企業用工制度不斷改革完善;同時,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也不斷深化,由“單位保障”變為“社會保障”,建立了個人繳費制度,通過實際繳費年限對職工養老權益予以記錄和更好地保障。
為了更好地保障職工的養老保險權益,妥善處理除名職工連續工齡政策與實際繳費年限政策的銜接,《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除名職工重新參加工作后工齡計算有關問題的請示”的復函》(勞辦發〔1995〕104號)明確,應以各地實行企業職工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時間,作為除名職工計算連續工齡的起始時間。《關于企業職工要求“停薪留職”問題的通知》(勞人計〔1983〕61號)規定,職工要求停薪留職,未經企業批準而擅自離職的,或停薪留職期滿后一個月內既未要求回原單位工作,又未辦理辭職手續的,企業對其按自動離職處理,并可依據有關規定作出除名處理;因自動離職處理發生的爭議按除名爭議處理。因此,除名或自動離職人員,均從地方實行企業職工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時間起,計算連續工齡和繳費年限。由于工齡政策涉及時間跨度長、人員范圍廣,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過程中,需要妥善處理好與原單位退休制度和工齡政策的銜接問題,建立個人繳費制度前的原有工作年限,還應適用當時的工齡政策。
對于部分“除名”和“自動離職”人員原工作年限不能視同繳費年限,達到退休年齡時因累計繳費年限不足15年而不滿足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問題,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也有解決辦法。按照2011年頒布的《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令第13號)的規定,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年限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十五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十五年。同時,國家建立了對部分困難就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給予適當社會保險補貼的機制,減輕他們的繳費負擔,鼓勵企業吸納困難就業人員就業。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含依照上述規定延長繳費)的,還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目前,對參保人員辦理正常退休已不再實行審批。對單位及個人申報領取基本養老金,人社部門須審核是否符合待遇領取條件,重點審核是否達到規定的退休年齡、繳費年限(包括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是否達到15年,對有視同繳費年限的還需要根據本人檔案等資料確認其符合國家規定的連續工齡,同時,根據其歷年繳費記錄、退休年齡等因素核定其基本養老金水平。
為切實保障廣大參保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權益,我們將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規定,認真做好參保人員的權益記錄,進一步規范退休條件核準、報批程序、待遇審核等工作程序和標準。同時,將深入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進一步研究完善相關政策,增強養老保險制度的公平性,促進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更好地維護職工的養老保險權益。您提出的建議,我們將進一步研究參考。
感謝您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2020年11月19日
信息來源:本文來源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由人事工作者編輯整理。
本文聲明:本文章內容(含圖片)僅限同行學習研究使用,如不慎侵害了您的權益,請后臺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