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菁 王染霽
7月13日,吉林建筑科技學院的師生們走進中交二航局吉林建設有限公司慧程科技園項目和小街村項目施工現場,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不僅是公司與屬地高校搭建交流平臺的有益嘗試,更是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助力企業創新發展和高校人才培養的有力實踐。
活動當天,同學們懷揣著好奇與求知欲來到項目現場,認真聆聽公司技術人員對施工環節的講解。在慧程科技園項目參觀時,同學們發現墻面與書本上傳統抹灰墻面有所不同,隨即提出了疑問。技術人員楊迎春耐心地解釋道:“咱們慧程科技園項目墻面用的是沖筋工藝。沖筋是抹灰工程里很關鍵的一步。在墻面上先抹豎向條狀的砂漿,寬度大概3公分,高度從地面一直到天棚,這就是‘標筋’。抹砂漿的厚度最小 0.5公分,最大厚度則要根據墻體的傾斜度來確定。做沖筋主要是為了控制抹灰的厚度和平整度,從而保證墻面的質量。”項目現場負責人李柳松進一步補充道:“雖然沖筋需要額外的人工和材料,但從長遠來看,它能有效減少墻面后期出現不平整等問題,避免返工,總體算下來,有助于控制項目成本。而且沖筋所涉及的材料、性能和施工工序,都是綠色環保的,符合行業發展趨勢。”同學們聽后,紛紛點頭表示理解,對建筑施工的細節和工藝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隨后,師生們來到小街村項目施工現場。當看到“靠尺”時,同學們紛紛表示想親自操作一下。看著一名同學小心翼翼的樣子,現場技術人員鼓勵道:“大膽下手,沒關系。”在實際操作中,同學們對建筑施工的實際操作有了更直觀的感受。接著,他們又圍繞防水卷材連接處為何需要重疊、疊合板與傳統預制板相比有哪些先進性等問題展開提問,現場氣氛熱鬧非凡,大家在交流中不斷碰撞出知識的火花。
參觀完現場后,項目副經理邢賀組織大家進行了一場名為“工程行業發展趨勢與核心能力建設”的交流會。在交流會上,邢賀對國內、國外建筑業發展現狀及趨勢進行了深入剖析,同時針對當代大學生對于建筑行業就業方向及未來工程師核心能力模型進行了深度解析與交流,并對同學們在校能力儲備提出了建議。老師和同學們紛紛表示,本次實地參觀不僅拓寬了他們的眼界,還對為他們了解所學專業和今后就業提供了很大幫助。
中交二航局吉林建設有限公司將持續與高校聯動共建“實踐教育基地”,常態化開展工地研學、技術沙龍等活動。通過共享實踐平臺、共研技術課題,形成“企業提需求、高校育人才、聯盟促轉化”的閉環,推動行業技術升級與產業轉型,為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初審:劉巖
復審:韓蕊
終審:姚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