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確實曾隸屬于肇慶市。1988年以前,云浮作為縣級行政區歸肇慶地區管轄,直到1994年升格為地級市,才與肇慶脫離行政隸屬關系。這段歷史讓兩地至今在方言、飲食等方面仍保留著深厚的文化關聯。
粵西的群山環抱中,云浮的石材產業自古聞名。這里出產的云石紋理如潑墨山水,明清時期便通過西江水道運往廣州,成為宮廷建筑的珍貴材料。老石匠們至今沿襲手工開鑿技藝,叮當鑿擊聲里藏著《天工開物》記載的古老智慧。六都鎮的石材市場里,青灰色石板上天然形成的松枝紋,常讓訪客誤以為是匠人精心雕琢的作品。
沿著南江流域行走,會遇見獨特的"禾樓舞"民俗。頭戴竹笠的農人手持稻穗,在曬谷場上踏著鼓點旋轉,動作粗獷如古越族祭祀舞的遺存。這種豐收舞暗含二十四節氣的韻律,正月十五的巡游隊伍里,綴滿彩綢的禾樓車壓過青石板路,沿途撒落的糯谷總被孩童們爭搶收藏。
新興縣的香荔樹蔭下,果農們仍用竹竿綁布袋采收。這種唐代列為貢品的荔枝,果殼帶著特殊的玫瑰香氣,蘇東坡"日啖荔枝三百顆"的詩句或許正源于此。清晨的圩市上,沾著露水的荔枝被芭蕉葉包裹,與肇慶裹蒸粽比鄰而售,兩種地理標志產品無聲訴說著西江流域的物產豐饒。
大云霧山下的村落里,二月二炒米餅的香氣會飄過縣界。用黃糖和糯米捶打的薄餅,暗合著古代百越族儲糧的智慧。老灶臺前,婦人用竹筒將餅胚壓成滿月狀,花紋與肇慶端硯的云紋竟有七分相似。這些舌尖上的記憶,比行政區劃更持久地連接著兩地人的血脈。
云浮與肇慶,兩座城市雖有歷史淵源,但如今各自綻放獨特魅力。健康生活,從了解家鄉歷史開始。讓我們在傳承中創新,在發展中前行,共同守護健康,享受美好生活。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