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貴港,在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八桂大地開始了對傳統的區域的拆分。其中玉林地區被拆分成兩部分。貴港、桂平和平南因為同屬潯郁平原上的城市,一條水系串聯,單獨分析出來,成為了“貴港地區”,開始了新的發展時期。
轉眼間也三十多年過去,這三地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自精彩。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風情。總結起來,就是“三有”:
貴港有錢,桂平有地,平南有人
1、貴港有錢,貴港憑借地級優勢,在政策和資源傾斜之下,發展相當迅猛,GDP曾一度沖上廣西第五的位置,人均GDP更是把桂平和平南拋在后面,就拿去年的人均GDP來說,它幾乎是桂平和平南的兩倍!
加上“貴在有港”,在當前廣西發展一路向南,“向海圖強”的策略之下,躋身“平陸運河經濟圈”,讓它未來的發展無可限量。
2、桂平有地,由于地處潯郁平原的中心,背靠西山,桂平可以說是物產富饒,人文歷史底蘊深厚。農業更是其發展的底色。
3、平南有人,平南人才多,人口多,由于發展原因,是“人口流出型城市”的代表。大學的建立,讓其發展有了新的期待。
三座城市的發展軌跡,恰似潯江水的三股支流,雖同源卻各奔前程。
貴港的“錢景”得益于其樞紐地位——西江黃金水道與鐵路動脈在此交匯,港口吞吐量連年攀升,臨港工業區吸引著新能源、建材等產業密集落戶。夜晚的貴港城區燈火如星,商業綜合體拔地而起,年輕人談論的不再是“去廣東打工”,而是“家門口的產業園又漲薪了”。
桂平的“地”則孕育出獨特的田園經濟。西山腳下的萬畝富硒稻田成了網紅打卡點,無人機播種、智慧大棚讓“農耕大縣”披上科技外衣。更妙的是,當地將山水與人文糅合:紫荊鎮的瑤族銀飾工坊、金田村的太平天國遺址旅游線,讓游客既能買有機米,也能聽歷史故事。
平南的“人”則書寫著另一種傳奇。每年春節,從珠三角返鄉的打工者行李箱里總塞滿技術手冊——他們在電子廠學到的技能,正催生家鄉的服裝加工、小家電組裝產業。新建的平南理工學院成了人才“回流器”,機械專業的學生還沒畢業就被本地企業預定。更令人驚喜的是,抖音上涌現出一批平南籍網紅,鏡頭里酸嘢攤的老板娘用粵語吆喝,千萬點擊量背后,是方言文化與流量經濟的奇妙碰撞。
只是,如今三地仍未跳脫出“拆分”初期的競爭敘事。打開格局和思維,才能向前發展。地處一方山水,合作共贏才是王道。因為如今單打獨斗已經滿足不了時代的發展需要!不然,貴港的港口為桂平農產品提供冷鏈物流,平南的技工為貴港工廠輸送勞動力,一條跨區域的產業鏈也會悄然成形。
老大食到凸,小弟餓到癟!談什么發展?要知道“水有分岔,終究要匯入大海。”只有當“三有”變成“共融”,這片平原的故事才能翻開新章。
這里是廣西,發現廣西之美,感受廣西之美!
我是阿威,用溫暖的文字,講述廣西人文!謝謝閱讀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