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文字,讓我們相遇
古時候豫東有條河,河水彎彎繞繞,把村子裹在懷里。村里的人都說,這河養人,也教人實在——唯獨趙老三,偏要做那水里的泥鰍,滑不溜手。
趙老三打小就愛耍小聰明。七歲那年,他跟二柱子賭彈珠,把玻璃珠換成石子,贏了滿滿一褲兜,轉頭就去村口小賣部換了糖,笑得見牙不見眼。二柱子娘找上門,他往地上一躺,哭著說二柱子欺負人,反倒讓二柱子挨了頓揍。那時起,村里人就知道,趙家這小子,心眼長歪了。
成年后,趙老三靠著一身“機靈”混日子。他不種田,嫌累;不學手藝,嫌慢,專挑省力又能占便宜的活干。柳溪村沒橋,進出靠擺渡,他瞅準機會,用家里的舊木船支起了渡口,說是“方便鄉親”,實則算盤打得噼啪響。
按理說,擺渡一趟收兩文錢,夠買個窩頭了??哨w老三不滿足。見有人帶了年貨,他就說“重物壓船,得多給一文”;遇著趕時間的,又說“逆水行船費力氣,加兩文才走”。最絕的是碰上下雨天,他故意把船停在河中間,說“雨大看不清路,得等云散了”,直到乘客多掏一倍錢,才慢悠悠把船劃靠岸。
村里的老頭勸過他:“老三啊,錢財是掙不完的,踏實點好。”趙老三嘿嘿笑:“叔,這您就不懂了,腦子活絡才能過好日子?!鞭D頭照樣我行我素,還偷偷把村里公用的碼頭木樁鋸短了一截,讓別家的小船沒法???,逼著人非坐他的船不可。
開春時,河里的魚肥。村里規矩,捕魚得用網,不能下毒藥,怕壞了水源。趙老三卻趁夜往水里撒了半袋桐油,油膜浮在水面,魚喘不上氣,翻著白肚往上飄。他劃著船撈了滿滿兩筐,第二天挑去鎮上賣,回來時腰里揣著沉甸甸的銅錢,見人就炫耀:“看看,這才叫本事?!?/p>
鄰居王大娘找上門,手里捏著半條死魚:“老三,你這是作孽??!河里的魚是大伙的,你這么一弄,往后誰還能撈著?”趙老三把臉一沉:“大娘這話就錯了,魚自己往船上跳,我總不能推回去吧?再說了,我撈的魚,憑啥分你?”王大娘氣得手抖,指著他說不出話,最后嘆口氣走了。
沒過幾天,趙老三的船就出了怪事。好好的木船,不知被誰鑿了個洞,他堵了東頭漏西頭,折騰了三天才修好,賣魚的錢全填了進去。他懷疑是王大娘的兒子干的,吵到村委會,可沒憑沒據,最后只能自認倒霉。夜里躺在床上,他摸著船板上的補丁,不僅沒悔悟,反倒罵:“這幫傻子,跟我斗,還嫩了點?!?/p>
趙老三的媳婦是鄰村的,性子老實,勸他:“咱本本分分過日子不好嗎?你看村東頭的老栓,種西瓜掙了錢,蓋了新瓦房?!壁w老三嗤笑:“他那是笨辦法,起早貪黑的,我三天就能掙他一個月的錢?!?/p>
他說的“掙錢道”,是往鎮上販糧。柳溪村產小米,顆粒飽滿,鎮上糧鋪收價高。可趙老三嫌挑糧累,每次裝糧時,都在麻袋底下墊半袋沙土,過秤時沉甸甸的,糧鋪掌柜沒細看,倒讓他多賺了不少銀錢。媳婦勸他別這么干,他眼一瞪:“你懂啥?這叫‘空手套白狼’,多少人想學還學不會呢!”
就這么過了幾年,趙老三靠著坑蒙拐騙,倒也攢下些家底,蓋了兩間磚房,在村里也算“富裕戶”??伤€是不滿足,總覺得錢來得太慢。
那年夏天,暴雨連下了半月,河漲了水,沖垮了下游的石橋。鎮上要修新橋,派了工頭來村里招工,管飯,一天還給二十文工錢。村里人都想去,趙老三卻眼珠一轉,有了新主意。
他找到工頭,遞上兩包好煙:“李頭,我認識采石場的人,能弄到便宜石料,比你從鎮上拉省錢一半。”工頭正愁預算不夠,一聽樂了:“真的?那可太好了!”趙老三拍著胸脯:“您放心,我保準石料又好又便宜,就是得先給點定金,我好去訂料?!?/p>
工頭信了他,先付了五兩銀子。趙老三拿著銀子,壓根沒去采石場,反倒去鎮上賭錢,想著贏了錢再買料也不遲。誰知手氣背,五兩銀子輸了個精光。他不急不慌,找了些廢石頭,雇人拉到工地,混在好石料里,居然蒙混過關了。
工頭催著要剩下的石料,趙老三就編瞎話:“采石場那邊出了點事,石料被扣了,得再加點錢疏通?!惫ゎ^半信半疑,又給了三兩。這三兩,趙老三買了些劣質石灰,攪在砂漿里,看著跟好灰沒兩樣。
新橋修了三個月,終于落成。剪彩那天,趙老三站在人群里,看著自己“省”出來的銀子,心里美滋滋的??伤麤]注意,村里老人看著橋身的眼神,帶著幾分擔憂——那橋欄的石料,看著就發脆,砂漿抹得也不勻實。
秋天收了玉米,趙老三挑著兩袋去鎮上賣。路過新橋時,他嫌繞遠路,想直接從橋上走。橋是石板鋪的,寬三丈,按理說走個人沒問題。可他挑著玉米,腳步重,剛走到橋中間,就聽“咔嚓”一聲脆響,腳下的石板突然裂了道縫。
趙老三心里一慌,想往回退,可那裂縫順著石板蔓延,“轟隆”一聲,半塊橋面塌了下去!他連人帶擔子摔進了橋下的淺灘,玉米撒了一地,腿被斷裂的石板砸中,疼得他嗷嗷直叫。
路過的村民趕緊把他救上來,送回村里。郎中來看了,說骨頭斷了,得躺三個月,還未必能好利索。趙老三躺在床上,看著腫得像饅頭的腿,心里又氣又悔。
沒過幾天,工頭帶著人來了。原來新橋塌了一塊,查來查去,發現是石料劣質、砂漿摻了假,一查賬,所有的單子都指向趙老三。工頭氣得發抖:“你這喪良心的,這橋走的是鄉親,你就不怕遭報應?”
趙老三還想狡辯,可采石場的人來了,說壓根沒見過他;村里的老石匠也來看了,指著斷裂的石板說:“這是山上的廢石,風一吹都能碎,哪能用來修橋?”人證物證俱在,趙老三再也說不出話。
最后,鎮上斷了案:趙老三騙的八兩銀子必須還,新橋修補的工錢、石料錢,全由他出。趙老三攢下的家底,眨眼間就空了,還欠了一屁股債。那兩間磚房,也被抵了債,他只能搬回原來的土坯房。
腿好后,趙老三落了個跛腳的毛病,走路一瘸一拐。他想再去擺渡,可村里人寧愿繞遠路,也沒人肯坐他的船;想去販糧,糧鋪掌柜見了他就關門;就連想幫人挑水掙點錢,人家都擺手:“不敢勞您大駕,怕您往水桶里摻沙子?!?/p>
媳婦見他整日唉聲嘆氣,忍不住說:“當初讓你踏實點,你不聽。你以為的‘聰明’,其實是坑人的刀,最后割的還是自己?!壁w老三抱著頭,第一次掉了淚。
后來,趙老三在村口開了個雜貨鋪,賣些針頭線腦。有人來買東西,他總是多給一文的貨;有人賒賬,他記在本子上,從不去催。有回二柱子來買鹽,笑著說:“老三,你現在咋變實在了?”趙老三嘆口氣:“這輩子耍了太多小聰明,才明白,踏實活著,比啥都強?!?/p>
村里河水依舊嘩嘩流著,村里人路過雜貨鋪,總能看見趙老三坐在門口,瞇著眼曬太陽,腿上蓋著塊補丁摞補丁的毯子。沒人再叫他“滑頭”,偶爾有小孩不懂事,指著他的跛腳笑,老人就會喝止:“別瞎說,趙叔是個好人,就是以前走了點彎路。”
夕陽落在河面上,金閃閃的,像鋪了層碎銀子。趙老三望著河水,心里清楚,那些被他騙走的信任,就像流走的河水,再也回不來了。但他總算明白,這世上最值錢的,從不是投機取巧的“聰明”,而是踏踏實實的人心。
關注我,明天的故事會更精彩!
本故事為純原創民間故事,寓教于樂,旨在豐富讀者業余文化生活,所有情節根據民間口述整理而成。純文學作品,借古喻今、明道講理,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抄襲、侵權必究!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