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晚在線消息,特朗普在與澤連斯基通話時,詢問其能否用美國遠程武器打擊莫斯科,這一消息讓本就緊張的俄烏局勢再度升溫。特朗普近期對俄羅斯的態度發生了180度大轉彎。此前他在俄烏問題上一直被視為“親俄”,如今卻接連對俄釋放強硬信號。他在7月14日會見北約秘書長呂特時公布涉俄聲明,威脅如果俄羅斯在未來50天內不與烏克蘭停火,美國將對俄加征100%關稅,提升對俄制裁等級,同時加大對烏克蘭的援助力度。
而被英《金融時報》曝光的詢問澤連斯基能否打擊莫斯科一事,更是將這種強硬推向了新高度。不過,或許是意識到其中的風險,他在7月15日又公開表示,不認為烏克蘭應該在這個時候對莫斯科展開襲擊,從側面否認了相關打擊計劃。特朗普的這些舉動,其實暴露了美國在俄烏問題上已經沒什么有效手段。白宮發言人萊維特在聲明中說,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話時并未像《金融時報》所報道的那樣,呼吁基輔襲擊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特朗普(資料圖)
他在4月9日就啟動了全球性“關稅戰”,但直到現在都沒有正式落實,“暫停期”還被推遲到了8月1日。連因為“爸爸門”陷入動蕩的歐洲,以及因“黑金事件”出現政壇變動的日本,都沒有對美國讓步,俄羅斯自然更不可能被這些手段施壓。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之前下令轟炸伊朗核設施,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甚至導致自己與支持群體“MAGA派”的關系出現裂痕。可他似乎沒吸取教訓,還想借烏克蘭之手襲擊俄羅斯首都,完全沒考慮過后果。
俄羅斯擁有全球最大的“核武器庫”,而且從地緣政治來看,如果莫斯科真的遭到打擊,一些原本保持中立的俄羅斯周邊國家,態度很可能發生變化,這對整個地區格局都會產生影響。面對特朗普的強硬信號,俄羅斯也做出了回應。俄軍近期改變了對烏克蘭的作戰計劃,開始頻繁發動大規模無人機襲擊,打擊的目標越來越多,范圍也越來越廣。在7月11日晚間到12日凌晨的行動中,俄軍就派出597架無人機,這樣的攻擊規模讓外界感到震驚。
普京(資料圖)
之后俄軍又出動720架無人機對烏克蘭實施空襲,進一步展示了攻擊能力。俄軍使用的“目擊者”型自殺式無人機,能攜帶90公斤炸藥,飛行距離超過1500公里,這意味著烏克蘭西部的很多據點和基礎設施都將面臨威脅。這種大規模無人機襲擊有明顯優勢,它的成本比發射導彈低很多,還能讓敵方更難防御。俄羅斯的工業實力和綜合國力都遠在烏克蘭之上,如果美國持續對俄施壓,俄羅斯很可能會對烏克蘭發動更猛烈的襲擊。
與此同時,之前長時間沒有動靜的烏南戰線也出現了新變化,第聶伯河沿岸的烏克蘭要塞卡緬西克已經失守。俄羅斯還在集結“援助力量”,有消息稱朝鮮可能增兵援俄,老撾也計劃派人協助俄羅斯,普京更是簽署征兵令,允許非俄羅斯國籍人士加入俄軍。這些情況都說明,俄軍正在提升進攻力度,很可能準備發起總攻,想要徹底擊潰烏克蘭,迫使澤連斯基無條件投降,避免美西方進一步介入俄烏沖突。
特朗普(資料圖)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又有了新的動作。外媒報道稱,美國很可能會向烏克蘭提供AGM-158C巡航導彈。烏克蘭已經裝備了F-16MLU戰斗機,剛好可以投射這種導彈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AGM-158是防區外武器,射程很遠,能在對方防空系統作用范圍之外發射。而且它具備隱身能力,F-16MLU戰斗機投射后,能實現突防,讓俄羅斯的防空火力難以應對。這款導彈不僅能打擊陸基目標,還是一款反艦導彈,美國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都有裝備,戰略轟炸機也能攜帶。
更重要的是,它的庫存比愛國者3防空導彈和陸軍戰術地對地導彈多很多,美國可以向烏克蘭提供大量援助。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對烏克蘭的軍援模式已經改變。不再是免費提供武器,而是讓北約購買美國的武器,然后再轉運給烏克蘭。特朗普甚至把對烏軍援當成了一門生意,明顯是想讓歐洲來承擔相關費用。現在,特朗普態度反復,美國可能提供新武器,俄羅斯則在加強軍事行動,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讓俄烏沖突的走向變得更加不確定。而這場沖突不僅影響著俄烏兩國,還牽動著整個地區乃至全球的安全局勢,后續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