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南海局勢緊張之際,菲律賓正悄悄加強與中國臺灣地區接觸,涉及情報共享、聯合巡邏及準軍事合作。這些動作看似“小打小鬧”,實則暗藏玄機。菲律賓官方嘴上仍掛著“一個中國政策”,此前還放寬了與臺當局官員互動限制,允許菲方人員竄訪。
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接受采訪時,把這層小心思挑得更明。他渲染“中國在區域的武力投射極度令人擔憂”,又稱“菲律賓與中國臺灣地區命運日益交織,說中國臺灣地區的安全不影響我們就是回避現實”。中國連續多年是菲律賓最大貿易伙伴,菲律賓香蕉、芒果對華出口占其總產量三成以上。一邊吃著中國市場的“紅利”,一邊在臺海問題上“搞小動作”,菲律賓的算盤打得不可謂不精。
馬科斯(資料圖)
菲律賓敢這么做,背后少不了美國的影子。今年,美國五角大樓曾要求日本、澳大利亞明確在臺海沖突中的角色,說白了就是逼這兩個盟友當“馬前卒”。可日澳兩國根本不接茬——日本外相巖屋毅重申“堅持1972年日中聯合聲明立場”,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7月訪華更帶著龐大商業代表團,美國想讓盟友為自己“沖鋒陷陣”,結果被現實狠狠潑了冷水。
這時候,菲律賓就成了美國的“新希望”。畢竟菲律賓地理位置特殊,靠近臺海與南海交匯處,若真在臺海問題上“站隊”,多少能給美國添點亂。于是美國媒體開始密集炒作:《華盛頓郵報》把菲律賓與中國臺灣地區的接觸包裝成“政策重大轉變”,其他美媒也跟著起哄,把菲律賓的小動作描繪成“對抗中國的關鍵一步”。
但菲律賓真敢當這個“出頭鳥”嗎?答案未必。菲律賓憲法明確規定要遵守國際法基本準則,而“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菲律賓再怎么想“兩邊占”,也不敢公然踩這條紅線。特奧多羅那些“命運交織”的言論,更像是個人表態,代表不了菲律賓政府整體立場——畢竟菲律賓政府清楚,真要卷入,損失最大的只會是自己。
馬科斯(資料圖)
中國對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外交部發言人曾明確警告:“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解決方式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他人置喙。”國防部發言人也曾強調:“中國軍隊有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現在的問題是,菲律賓似乎沒從歷史里吸取教訓。它既想在中美博弈中撈點好處,又不想徹底得罪中國;既想靠臺海問題提升國際地位,又清楚自己實力有限。這種“走鋼絲”的做法,本質上是在玩火。
美國媒體炒作菲律賓“政策轉變”,說到底是為了掩蓋自己的戰略困境。日澳不接茬,美國自己又不敢直接下場,只能找菲律賓當“替罪羊”。但菲律賓真要以為能靠這點小動作威脅中國,那就大錯特錯了。中國在臺海問題上的底線堅如磐石,任何試圖挑戰這一底線的行為,最終只會自食惡果。
馬科斯(資料圖)
從菲律賓近期動作看,它不過是美國“以臺制華”戰略下的又一個棋子。但棋子的命運,從來由下棋的人掌控。菲律賓若繼續在臺海問題上“暗送秋波”,最終只會淪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輕則經濟利益受損,重則引火燒身。
說到底,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任何外部勢力的干涉都注定失敗。菲律賓真要為自己的長遠利益考慮,就該認清形勢,停止在臺海問題上的危險試探,把精力放在發展對華合作上。畢竟,中國市場的大門始終敞開,合作共贏才是唯一正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