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
貴州這場喪禮上的一幕,卻讓人對“孝”字產(chǎn)生了困惑。
老人去世,本是悲傷肅穆的場合,其兒女卻穿著孝衣,在歡快的音樂中跳著勁舞,臉上不見半分哀痛,反而興高采烈。
究竟是當?shù)靥厥獾牧曀祝€是子女對老人毫無感情,甚至暗藏怨恨?
貴州有個網(wǎng)友分享了一段喪禮視頻,這視頻評論區(qū)那叫一個熱鬧,全是罵聲。
為啥呢?就因為這場喪禮上的表現(xiàn),和大家認為該有的情緒完全不一樣,讓人沒法理解,還讓人懷疑親情是不是真的。
從視頻里能看到,一群戴著孝帽的人聚在一塊兒,放著歡快的音樂,跳著特別嗨的舞蹈。
不知情的,還以為是在開演唱會呢,哪能想到這是喪禮現(xiàn)場。
有幾個年輕人跳得最起勁兒,站在最前面。
他們都穿著孝衣,戴著孝帽,可臉上一點兒傷心的樣子都沒有。
看他們孝衣的樣式,感覺這幾個年輕人應該是去世老人的兒女,因為他們的孝服和其他人不太一樣,這也是外人能分辨是不是至親的簡單辦法。
本應該為老人去世悲痛的幾個人,這會兒卻開心地跳舞,看著實在是滑稽。
站在鏡頭最前面的那個女的,孝服都沒穿好,領(lǐng)子歪著敞開,里面大片皮膚都露出來了。
還有個男的,站在人群中間,揮舞著雙手,還時不時和周圍人互動,好像完全不覺得自己這樣有啥不妥。
另外,周圍還有幾個女的跟著音樂搖擺,不過從孝服款式能看出和前面那兩人有點不一樣。
現(xiàn)場圍觀的人挺多,大多是老人的親戚和晚輩,他們好像對這種場面早就習慣了,一點兒不覺得奇怪。
每個人臉上都笑嘻嘻的,就跟碰上啥大喜事似的。但實際上,這可是場喪事啊。
好多網(wǎng)友看了都表示不理解,不明白為啥老人去世,子女還能這么高興。
作為至親,在老人喪禮上跳舞,合適嗎?
我覺得不合適,甚至有點讓人寒心。
喪禮的意義,不就是為了緬懷逝者,表達親人的哀思嗎?
作為老人的兒女,穿著孝衣,卻在靈前跳勁舞,臉上還那么高興,這哪兒像是送親人最后一程的樣子?
孝服歪著,露著皮膚,揮舞雙手互動,這哪是對逝者的尊重?
就算是“喜喪”,也該有個度吧?老人養(yǎng)兒育女一輩子,最后走的時候,兒女連點悲傷的樣子都裝不出來,這親情也太淡薄了。
換成誰看了不難受?就算當?shù)赜羞@習俗,主家也該收斂點。
至親走了,心里再“想得開”,表面上也該有基本的肅穆,這是對老人的交代,也是做人的本分。
要是當?shù)卣嬗羞@種“喜喪”習俗,或許可以理解,但作為兒女,還是過了點。
有些地方,老人高壽去世,會辦得熱鬧些,認為是“功德圓滿”。
可再熱鬧,也該分場合、分身份。請來的演出團隊跳也就算了,兒女自己穿著孝衣蹦蹦跳跳,還那么興高采烈,總覺得越過了親情的底線。
老人在世時孝順,比啥都強。可去世了,作為兒女,哪怕心里不難過,也該裝裝樣子,這不是虛
哪有兒女在親爹親媽葬禮上跳舞的?還那么高興,看著就氣人!就算是習俗,也不能這樣吧?對老人太不尊重了,一點孝心都沒有!
無法理解!不管是不是喜喪,那是自己的親老人啊!
就算不傷心,裝也得裝一下吧?穿著孝衣跳舞,這是把喪事辦成喜事了?心里過得去嗎?
我們這兒也有喜喪,但都是請樂隊熱鬧,兒女們都是守在靈前,哭哭啼啼的。
“死者為大,入土為安。”
作為兒女,哪怕有千萬種理由,在送老人最后一程時,也該守住那份親情的底線。
熱鬧可以,但別失了肅穆;想開可以,但別沒了哀思。
希望這樣的場面,真的只是特殊習俗下的個別情況。
不是裝出來的悲傷,而是藏在心里的不舍,這才是最珍貴的“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