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在句容取景的這部影片
上映時間提檔了
本周末還將開啟全國超前點映
快和小句一起來看看吧
最新預告片部分句容取景畫面來了
(這些畫面讓人)
“一會兒鏡頭對著你們的時候,都給我笑!腦子清楚點。”在電影《南京照相館》“日軍的謊言”預告中,翻譯王廣海(王傳君 飾)充滿威脅的指令,瞬間將觀眾的視角拉入1937年被虛偽與恐怖籠罩的寒冬。
日前
由南京電影協會協助拍攝
傅若清任總監制
申奧執導的電影《南京照相館》
宣布提檔至7月25日全國上映
目前影片已全面開啟預售
并將于本周末7月19日至20日
開啟全國超前點映
以小見大
幾個平凡小人物凝聚南京百姓縮影
阿昌(劉昊然 飾)、毓秀(高葉 飾)、照相館老板(王驍 飾)……在電影《南京照相館》中,這是一群生活在南京城的普通老百姓,他們原本素不相識,卻因為一卷記錄日軍暴行的膠片意外被命運捆綁。
原來,為了換取生存機會,他們被迫幫助日軍攝影師伊藤(原島大地 飾)沖洗底片,以獲得兩張離開南京的通行證——這是逃出這個人間煉獄的唯一途徑。
在照相館的暗房中,隨著相紙上的影像慢慢顯現,他們發現照片中每一個被屠殺的百姓都曾經是他們的舊相識:柳樹巷八號的店家、電報局的李小姐、廣安街37號的姜老板,甚至還有宋班長的親弟弟。
“他誤打誤撞想暫時保住性命,之后逃出去。”特輯中,劉昊然還原了飾演角色郵差阿昌躲進照相館的心理軌跡。畫面中,他在暗房中顫抖沖洗底片的緊張,以及在混亂的南京街頭目睹暴行時的驚恐眼神,展現了一個普通人目睹大屠殺的恐懼。
這些人
是生活在南京城的普通百姓
這些照片
是日軍暴行的自白書
更是南京大屠殺不容置疑的如山鐵證
南京城破之際,這群原本只想活命而避難于照相館的普通人,在看到日軍殘忍的屠殺罪證照片后發現了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因此,他們的通行證指向的不僅是離開南京的方向,也是將這些血淋淋的罪證送出去的唯一希望。他們之中究竟誰能成功離開南京?他們又能否將罪證照片安全送出?
1937年12月的南京戰火紛飛,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電影《南京照相館》的故事,也正基于此背景。“希望能通過‘照相館’這個細微的切口,以小見大。”在談及創作初衷時,申奧表示,他選擇用幾個生活于南京的普通人在大屠殺期間的遭遇串聯故事,通過他們沖印底片的過程,展現一段罪證曝光的故事,把觀眾熟悉的歷史,通過少見的視角,在大銀幕上呈現。
從“想自己活下來”到“想讓罪證底片留下來”,在申奧看來,這幾個小人物凸顯了“喚醒的力量”,這種從“求生”到“覺醒”的內在轉變,是影片最動人的情感內核。
全新視角
將日軍罪證公諸于世
在“日軍的謊言”預告中,首次揭露了日軍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雙重面孔:他們一面假扮友好、施舍食物,強迫南京百姓擺拍親善照片,企圖用擺拍照片告訴全世界和平的假象,粉飾侵略暴行;另一面,那些記錄了日軍屠城暴行的照片,卻被日軍官方加蓋“不許可”印章嚴禁發布與傳播,妄圖以此掩蓋南京大屠殺的真相,虛偽的親善擺拍與殘忍的屠殺照片形成強烈對比。
而在“罪證曝光”版預告中,那些記錄日軍滔天罪行的標志性歷史場景被高度還原呈現:日軍進行“百人斬競賽”后猙獰合影,炫耀“戰功”;日軍攻占南京城后,在城門前“勝利”留影;城內街道尸橫遍野,無數百姓倒在血泊之中;大量中國百姓被日軍驅趕至江邊屠殺,鮮血染紅了江水……
記者了解到,電影《南京照相館》以獨特視角切入,不僅聚焦罪證照片背后的故事,更揭露日軍除屠殺外的文化侵略陰謀。此前,申奧透露,在大量搜集歷史照片、外國記者回憶錄、《不許可寫真集》等資料后,發現日軍在南京不僅發動武器戰爭、暴力屠殺,還進行了文化戰爭、宣傳戰爭。
于是,影片中便表現了日軍分門別類地將玉器、瓷器、字畫等文物制式化地打包,準備運回日本。這種對文化的泯滅與對生命的屠戮同樣殘酷,《南京照相館》用此情節展現了更多日軍侵略南京背后的真相。
而影片中這群小人物,正是這段幽暗歷史中的微光。正如劉昊然在解讀人物時表示:“災難時刻他們骨子里的一些東西會被激活,如果南京城變成煉獄,那生存下來還有什么意義?他們想要傳遞照片,也是想要傳遞一份希望。”
銘記歷史,吾輩自強!
7月25日
走進電影院看《南京照相館》
內容來源 | 句容發布綜合南京日報等
編輯 | 張萌萌
校對 | 許鵬鋒
審核 | 劉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