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最近搞了個大動作,523票贊成、75票反對,高票通過決議,嚷嚷中國對稀土出口的管制“違法”,還要求中國立刻取消限制。這場面看起來有點嚇人,可仔細一琢磨,他們連中國到底違反了哪條國際法都說不出來,純粹是舉著“法律”大旗搞政治碰瓷。
歐洲議會這份決議,指責中國“違法”,可翻遍全文,找不出一個具體的法律條款依據,其實就是用“法律”作為借口。真正的國際規則是什么?聯合國憲章白紙黑字寫著:各國對本國自然資源擁有永久主權。中國今年10月1日即將實施的《稀土管理條例》,從資源保護到出口管控,完全在主權框架下依法制定。工信部牽頭建立稀土產品追溯系統、設定開采總量調控、嚴打非法開采,都是主權國家的正當權利?歐盟自己搞農產品補貼、對高科技設備出口設限幾十年,被打疼了之后,對別國資源政策指手畫腳,這是典型的“雙標癌癥晚期”。
更諷刺的是,歐盟一邊要求中國對俄羅斯禁運無人機和芯片,一邊又逼中國敞開稀土大門。玩具無人機算“安全威脅”,稀土供給給他們的軍工企業反倒成了“自由貿易”?這種邏輯分裂,連自家議員都圓不了場。
歐洲議會如此跳腳,深層原因是被逼到了絕路上。歐盟99%的稀土依賴中國供應,重稀土提純技術更是100%被中國攥在手里。俄烏沖突一打,歐洲連俄羅斯的稀土礦毛都摸不著,徹底陷入“沒礦+沒技術”的死局。
中國早已掌握了全球80%稀土專利,從低價甩賣資源的“搬運工”,蛻變為規則制定者。今年4月中國將7種重稀土納入管制清單,直接卡住美國六代機研發的脖子,這種技術霸主地位豈是歐盟喊兩句口號就能撼動的?
歐盟在稀土問題上如此失智,背后少不了美國推手。美國自己重啟本土稀土礦,又拿50億美元補貼誘惑盟友搞“供應鏈重組”,同時掄起關稅大棒威脅歐洲車企。歐盟被美國“胡蘿卜加大棒”耍得團團轉,甚至甘當反華急先鋒,結果特朗普早公開宣稱“北約過時”,歐盟淪為政治棄子,卻還幻想靠對華強硬換美國青睞。
其實我們早就給他們留了出路,可以為歐洲企業開采購通道,只要用途合規、信息透明,照樣可以獲得稀土。2025年上半年就出口了1.2萬噸產品。但歐洲議會寧可被美國當槍使,也不愿務實談判。
這次歐洲議會的投票結果看似“團結”,實則暴露了致命傷——以“價值觀”綁架經濟理性,用決議數量替代國際公信力。當歐盟拿自己內部規則強加給中國,甚至毫不掩飾“白人主導秩序”的傲慢時,其作為主權國家聯盟的合法性根基就開始崩塌。
當今世界,中國的政治影響力早已超越歐盟。東南亞基建、中東和解、金磚擴容,中國方案遍地開花。歐盟卻在俄烏沖突中淪為美國附庸,新能源產業被《通脹削減法案》收割,連防務自主都仰賴北約。一個連戰略自主都放棄的聯盟,還有什么資格裁決他國“合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