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消息,7月12日,特朗普在其自創的社交媒體平臺上輕點發送鍵。短短幾行文字,如同一顆貿易炸彈投入大西洋——宣布自8月1日起,對歐盟進口商品統一征收30%關稅。白宮的理由直白得近乎粗暴:歐盟的貿易壁壘讓美國吃了“虧”,去年近2000億歐元的貿易逆差必須糾正。
布魯塞爾瞬間炸開了鍋。法國總統馬克龍第一個拍案而起,要求歐盟委員會必須“亮出關稅寶劍”,準備在8月1日前拿出強硬反制方案。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則強調團結,警告這些關稅將成為“推高物價的隱形稅”,而德國經濟部長賴歇更直言打擊的將是“歐美兩地的企業和消費者”。一時間,萊茵河畔怒火熊熊燃燒。
歐盟(資料圖)
歐盟的反擊武器庫并非空蕩。就在特朗普宣布加稅后第三天,一份厚達206頁的關稅反制清單被緊急擺上桌面。這份清單如手術刀般精準,鎖定720億歐元美國商品——波音飛機零件、肯塔基波旁威士忌、加州葡萄酒、哈雷摩托甚至李維斯牛仔褲,覆蓋領域從高端制造到百姓餐桌。歐盟官員私下透露,選擇目標時專挑美國那些能快速找到替代供貨渠道的領域,打的就是“讓美國企業肉痛”的算盤。
然而布魯塞爾的會議室里,裂痕在火光中清晰可見。意大利、愛爾蘭等國傾向“談比打好”,反復強調避免貿易戰升級。但巴黎的聲音異常強硬,馬克龍政府直接搬出歐盟新武器——2023年底生效的“反脅迫工具”,主張必要時可限制美企參與歐洲公共項目。法國農業部長更在電視采訪中揮舞一份清單:“我們有能力讓愛荷華州的大豆爛在倉庫里!”
特朗普(資料圖)
耐人尋味的是,特朗普的關稅大刀在揮向歐盟時,同步也砍向了鄰居墨西哥。墨總統辛鮑姆一邊抱怨“不公”,一邊卻急忙成立工作組爭取談判。這種差異暴露了特朗普的深層算計——他賭的是歐盟終究逃不出美國的五指山。
這背后的邏輯冰冷而現實。當德國工業聯合會疾呼加稅威脅就業,當空中客車高管焦慮地望著訂單時,歐盟發現自己被困在雙重枷鎖中:經濟上需要市場,安全上依賴美軍。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穆勒坦言,美國關稅已讓德企損失“數十億歐元”,但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朗格呼吁報復時,馮德萊恩等高層仍堅持“談判優先”。軍事保護傘的陰影下,布魯塞爾的強硬終究帶著猶豫。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的賭注,實則是場危險的地緣政治輪盤賭。歐盟手上并非無牌,中國龐大的市場與完整的產業鏈始終是潛在選項。但華盛頓吃準了歐洲的心理恐懼——柏林無法忘記俄羅斯的天然氣教訓,巴黎清楚單獨面對全球危機的無力。當美國全國商會警告加稅將推高本土物價30%時,特朗普依然不為所動,因為在他眼中,歐盟的疼痛閾值遠高于戰略轉向的決心。
8月1日的最后期限如同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這場貿易戰已不再是簡單的關稅數字游戲,它正在撕裂跨大西洋互信的最后纖維。無論結局是談判妥協還是兩敗俱傷,一個事實已然清晰:當貿易戰火燃起時,沒有真正的贏家,只有看誰更能忍痛。特朗普押上了美國消費者的錢包,而歐盟則賭上了27國經濟自主的尊嚴。這場懸崖邊緣的豪賭,正把世界經濟推向未知的波濤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