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河西——杜華林油畫風景展
關山月美術館
展覽地點
關山月美術館一樓A、B展廳
展覽時間
2025年7月23日—8月10日
前 言
當數字洪流裹挾著當代藝術的喧囂,杜華林老師卻以畫筆為舟,逆流駛向河西走廊的蒼茫深處。作為中國首批設計拓荒者(深圳市設計聯合會副主席、上海世博會形象設計專家評委),杜華林老師曾親手塑造城市的視覺符號,卻在巔峰時刻選擇轉身。他坦言:“南下廣深數十年,無常中變成了都市里喧囂的牛馬?!边@種對現代文明的疏離感,使他毅然放下手中的設計圖稿,背起行囊踏上河西走廊的千年古道。祁連山的皚皚白雪、戈壁灘的獵獵風沙、絲綢之路上的殘垣斷壁,像一場遲來的天啟,喚醒了他血脈中對蒼茫大地的原始共鳴。從此,他轉身成為畫布前的朝圣者,用十多年的時光深耕西北大地,將對故土的眷戀與生命的哲思,熔鑄進“河西”系列油畫的每一道筆觸。
杜老師的油畫世界是一場關于“寂靜與力量”的視覺敘事。他摒棄了都市設計的炫目光影,轉而在冷灰、沉褐的色調中構建精神的曠野:用細筆慢磨出駝鈴搖曳的絲路記憶,用肌理堆疊出風蝕巖層的歲月質感?;拇鍙U墟在暮色中保持著沉默的莊嚴,卻在裂縫與陰影里暗藏生命的悸動。看《邁入西域》中陰影下干涸的沙床,仿佛能聽見時光的流沙在畫布下涌動;《父親》如同一部無聲的電影,講述著時光的故事,細膩的筆觸里包裹著深沉的情感,讓個體記憶成為連接時代的精神臍帶。他的作品從不刻意迎合視覺快感,而是以近乎苦修的方式,讓油畫語言回歸土地的本質——那些看似荒寒的畫面,實則是對生命韌性的熱烈禮贊,是用顏料與肌理譜寫出的大地詩篇。
近年來,杜老師的藝術創作在國際舞臺逐漸引發共鳴。僅今年2月,就有3大賽事的入選報導,他創作的《邁入西域》、《沙土的味道》亮相英國皇家藝術家協會年度展覽,將絲綢之路的壯美與東方美學的內斂帶到倫敦皇宮大道畫廊;《大河》、《山水》等作品在第11屆國際風景在線大賽中斬獲銅獎;《回憶父親》入選2025年赫伯特·史密斯·弗里希爾斯肖像獎評審,并在英國國家肖像畫廊(NPG)展出。這些國際舞臺上傳來的回響,正是對這樣一位以土地為根,傳遞人類共通精神鄉愁的藝術家的認可。
此次展覽,不僅是杜老師藝術生涯的階段性呈現,更是與所有觀者共同的一次心靈之旅。在這個被數字信息與即時快感填滿的時代,他的畫作如同一面沉靜的鏡子,映照出我們內心深處對“真實”的渴望與追求:
那些粗糲的肌理是歲月的指紋,
冷寂的色調下流動著土地的體溫,
廢墟的沉默中回蕩著生命的驚雷。
當你駐足于某幅畫作前,或許會忽然懂得:杜老師筆下的河西走廊,早已超越地理概念,成為每一個在喧囂中迷失者的精神原鄉。他用油畫完成的,不僅是從設計到藝術的身份轉變,更是一次對當代人心靈困境的溫柔應答。讓我們在他構建的視覺世界里,暫時放下都市的紛擾,聆聽土地的聲音,找回那份久違的、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生命本真。
藝術家簡介
杜華林
籍貫陜西華陰市,現居廣東深圳。
1987年 西安美術學院工藝系畢業
1993年 創辦深圳市杜華林形象設計有限公司
曾任教于廣州大學藝術系
魯迅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深圳市設計聯合會副主席
2010 上海世博會形象設計專家評委
第二屆世界華人平面設計大賽評委
中國大飛機形象設計專家評委
中國十大廣告設計師網上評選第一名
曾獲國際IDN設計大賽“全球101位決賽選手”榮譽。
部分展覽作品
我的父親
白晝永恒
別了永泰城
村頭
大河
等待
敦煌古街
敦煌水庫
佛心之光
高氣壓
古格余輝
關于海
光陰無聲
黃河古道
記憶之塔
嘉峪關
接受每一個時間
解慍
金昌風月
老潼關
旅途故事
邁入西域
滿秋
夢敦煌
莫高窟 -- 夢千年
莫高窟
目的地
那年的故事
鳥兒已飛去南方
暖風
暖深秋
創于2014,相伴已成為習慣
平臺已進駐網易、搜狐、今日頭條同步更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