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混合工作模式已經(jīng)成為一種流行性選擇,而“四天工作制”作為一種新興工作模式,正在不斷引起關注。近日,圣地亞哥大學商業(yè)倫理學教授塔拉·塞拉尼奇·薩利納斯(Tara Ceranic Salinas)和西華盛頓大學教授埃德·洛夫(Ed Love)在《今日心理學》發(fā)文從員工、雇主和社會三個方面對此進行了探討。
原文|《今日心理學》:四天工作制能實現(xiàn)三贏嗎
編譯 |鐘麗麗
圖片 |網(wǎng)絡
四天工作制(the four-day work week,縮寫為4DWW)有時被認為是壓縮工作周(compressed workweek,縮寫為CWW),員工的工作時間與以前相同(在美國,每天的工作時間是10小時)。但也有一些人主張按比例減少工作時間,這意味著在美國每周工作32小時。和帶薪休假一樣,壓縮工作時間也并非特別具有爭議性,包括政府在內(nèi)的許多組織都提供這種福利。在疫情過后鼓勵員工重返辦公室的浪潮中,采用每周在辦公室工作2到3天而非傳統(tǒng)的5天全勤的混合工作模式已成為一種流行的選擇。那么,四天工作制對員工幸福感和對組織的影響分別是什么呢?
從員工的角度看,最近的研究結果似乎表明,四天工作制安排對員工有好處。毫不奇怪,人們認為這種安排可以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更多的休息日意味著有更多的時間和靈活性去洗衣、洗車,以及處理各種相互沖突的事務。沒有人喜歡在工作、家庭、朋友和自己之間做出選擇,而四天工作制則意味著你不必經(jīng)常做出這樣的選擇。
更少的被迫權衡意味著更少的緊張情緒和更多的高質(zhì)量時間。這樣,員工可以獲得更多的休息(包括身體和精神上的)和更多的個人成長機會。有孩子的員工從這些安排中受益更多,因為減少辦公時間意味著兒童保育費用的降低和孩子在學校和課外活動方面壓力的減輕,而多花時間陪伴孩子無疑是件好事。英國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員工對四天工作制的前景充滿熱情,認為這將提高他們的幸福感和工作滿意度。對日本及其他實施此安排的國家的研究表明,員工的壓力有所減輕,工作效率也有所提高。
從雇主的角度看,關于四天工作制對雇主的影響實際上已經(jīng)研究了50多年,大多數(shù)研究都表明這種安排對雇主也有積極影響。這種工作安排提高了員工的士氣和工作滿意度,還降低了員工的離職率和缺勤率。雖然對雇主成本的凈影響難以確定,但也有人聲稱員工病假減少從而節(jié)省了成本。此外,招聘和入職成本很高,因此降低離職率對企業(yè)利潤有實際影響。許多人也會為了工作時間的更大靈活性而接受較低的工資。
至于四天工作制下工人的生產(chǎn)力情況,雖然研究較為復雜,但總體結論似乎是,在這種方案下,工人的生產(chǎn)力至少與之前一樣高。這方面的研究并不特別嚴謹,而且有很多因素在發(fā)揮作用,所以我們需要謹慎地得出結論。但我們也看到一個有希望的跡象:在比利時,壓縮工作周立法導致股票價格上漲,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投資者預期工人會更有生產(chǎn)力。此外,由于人工智能已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尤其是對于知識型工作者而言。而人工智能的發(fā)展仍處于象征性的起步階段,因此工人的工作效率或將迎來爆發(fā)式增長。企業(yè)可以利用這一生產(chǎn)力的增長機遇來削減員工數(shù)量或減少招聘人數(shù),或者可以將部分增長收益投入到四天工作制中,培養(yǎng)出更快樂、更具創(chuàng)造力和更高效的員工,還能避免失業(yè)率飆升帶來的惡性循環(huán)。
總的來說,四天工作制更有可能實現(xiàn)三贏。雇主的員工流失率降低,并擁有快樂且高效的員工。員工們感覺自己對生活有了更多的掌控權,壓力更少,幸福感有所提升。而這些快樂的員工反過來也會對整個社會產(chǎn)生積極影響,因為研究表明,更快樂的人會投入更多時間和金錢去幫助他人。
文章為社會科學報“思想工坊”融媒體原創(chuàng)出品,原載于社會科學報第1960期第7版,未經(jīng)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本期責編:潘 顏
《社會科學報》2025年征訂
點擊下方圖片網(wǎng)上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