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演撕下最后遮羞布,金門守軍集體擺爛:解放軍一來就躲山里!
7月14日,臺島年度最大規模軍事演習“漢光41號”進入了關鍵階段。臺軍在本島的演練動作頻頻,甚至開發了依托地鐵線路進行防御的戰術。然而,與本島臺軍的“積極備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金門、媽祖等離島的臺軍卻被曝出消極應對,甚至傳出“解放軍打過來就躲山里”的擺爛心態。
這一消息不僅讓外界對臺軍士氣問題產生質疑,也揭示了臺當局防御戰略中的深層矛盾。離島臺軍為何“躺平”?臺當局又為何將離島視為“棄子”?
在“漢光41號”演習中,臺軍被要求模擬解放軍登陸作戰時的防御場景。然而,金門、媽祖等離島臺軍的表現卻顯得消極,甚至有金門官員透露,島上守軍將領明確表示,如果兩岸開戰,駐軍不會選擇抵抗,而是撤往山中,避免島嶼因戰火遭到毀滅性打擊。這種擺爛心態的形成,與離島臺軍的特殊處境密切相關。
首先,離島臺軍長期處于臺軍體系中的“鄙視鏈”底端。駐軍人數少,裝備落后,唯一的重火力是美制M1式240毫米榴彈炮,這種二戰時期的老舊裝備幾乎無法在現代戰爭中發揮作用。此外,離島守軍的薪資待遇也長期低于臺島平均水平。這些因素導致離島臺軍士氣低迷,對演習和戰時任務缺乏興趣。
更重要的是,臺當局在戰略上早已將離島視為“棄子”。在今年6月的兵棋推演中,臺當局官員面對解放軍搶占離島的假設,直接選擇置之不理,集中資源固守本島。這種策略雖然試圖避免資源分散,但也讓離島臺軍意識到自己處于低優先級。士氣低落,戰時甚至可能直接投降,以避免無謂的犧牲。
臺當局試圖通過漲薪來提振士氣,但效果有限。士兵薪資漲至5.7萬新臺幣后,雖然待遇有所改善,但裝備老舊、戰略地位低下的問題依然無法解決。臺軍內部甚至出現質疑,認為臺當局的漲薪政策是為了讓他們在戰時為“臺獨”賣命,而非真正關心軍隊的處境。
與此同時,解放軍的壓倒性實力進一步加劇了臺軍的心理壓力。近年來,解放軍在東南沿海地區部署了大量先進裝備,包括兩棲攻擊艦、彈道導彈、無人機等,形成了對離島的強大威懾。相比之下,離島臺軍幾乎沒有抵抗能力,戰時的生存概率極低。
可以預見的是,一旦解放軍對臺展開軍事行動,金門、媽祖等離島將成為最早被攻占的區域。離島臺軍的選擇可能包括整建制投降或象征性抵抗,但無論如何,這些地區的失守都將進一步削弱臺當局的防御能力。
“漢光41號”演習揭示了臺軍士氣低落與臺當局戰略矛盾的深層問題。離島臺軍的擺爛心態不僅反映了臺當局的“棄子”策略,也揭示了臺軍整體戰斗意愿的缺失。在解放軍實力不斷增強的背景下,臺海局勢的緊張程度正在持續升高,離島的命運或許只是臺當局防御體系崩潰的一個縮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