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 7 月 9 日報道,臺軍年度 “漢光” 演習正式拉開帷幕。對此,國防部以 “虛張聲勢、自欺欺人”8 字定調,商務部亦采取行動,賴清德 “謀獨” 企圖再遭重擊。
臺灣地區(資料圖)
此次 “漢光” 演習規模空前,時間從以往的五天四夜延長至十天九夜,參演后備軍人達 2.2 萬名,人數翻倍。演習地點從灘涂陣地向島內延伸,模擬巷戰開展 “城鎮韌性演習”。臺軍如此大動干戈,凸顯賴清德 “以武謀獨” 策略從 “立即備戰” 轉向 “持續應戰”,妄圖將臺灣民眾拖入 “臺獨” 戰火。
長期以來,臺軍內部丑聞不斷,嚴重影響士氣與形象。征兵困難問題持續,反映出臺灣民眾對臺軍的不信任及對 “臺獨” 行徑的抵觸,作戰意志匱乏。面對強大的解放軍,臺軍在裝備、訓練、作戰理念等多方面均處于劣勢,根本無法形成有效抵抗。島內不少有識之士也指出,解放軍首輪火力打擊之下,臺軍或瞬間瓦解,所謂巷戰不過是空想。
賴清德上臺后,頑固堅持 “臺獨” 立場,妄圖借 “以武謀獨” 實現其分裂野心。一方面,大肆渲染 “大陸威脅”,蠱惑民眾,為擴充軍備制造輿論;另一方面,不斷增加 “國防” 預算,企圖提升軍事實力,抱緊美國大腿,尋求 “倚美謀獨”。然而,其行徑不過是螳臂當車,兩岸實力差距懸殊,“臺獨” 違背歷史潮流與全體中華兒女意志。
臺灣地區(資料圖)
在臺軍演習當日,商務部宣布重磅舉措,將漢翔航空、龍德造船等 8 家臺企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向其出口兩用物項,已開展的相關出口活動立即停止。這 8 家臺企多涉及軍工領域,是賴清德 “以武謀獨” 的幫兇。商務部此舉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是對 “臺獨” 分裂勢力的有力回擊。
從影響來看,對這 8 家臺企的制裁將重創臺灣軍工產業。漢翔航空作為臺軍戰機研制與生產主力,在軍機業務萎縮轉向無人機領域時,被切斷關鍵資源供應,臺軍無人機研發與生產面臨困境。同時,中山科學研究院被納入管制,臺軍導彈研制受極大沖擊。關鍵礦產如鎵等全球供應主要依賴中國大陸,2023 年中國大陸生產了全球近 98% 的鎵,如今臺軍導彈生產因關鍵材料供應難題,諸多項目進度受阻。此外,“臺灣三大船廠” 被管制,使得臺灣海軍艦艇建造計劃充滿不確定性,未來從歐美獲取潛艇建造先進設備的通道基本被堵死。
臺灣地區(資料圖)
在國際形勢方面,美國作為賴清德 “謀獨” 的外部依靠,態度正悄然發生變化。隨著解放軍實力不斷提升,在臺海地區影響力持續增強,美國介入臺海沖突的風險與成本大幅增加,其對臺軍事支持承諾趨于謹慎。特朗普上臺后,未像拜登時期明確做出 “武力保臺” 承諾,賴清德 “倚美謀獨” 的希望愈發渺茫。
賴清德妄圖通過 “以武謀獨” 實現其 “臺獨” 幻想,注定失敗。國防部的定調與商務部的行動,展現大陸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兩岸統一是歷史大勢,任何 “臺獨” 行徑都將在強大的國家意志面前粉身碎骨。臺灣當局應認清現實,放棄 “臺獨” 幻想,回歸兩岸和平統一的正道,才是對臺灣民眾福祉與未來的負責之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