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高墻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了?你知道嗎,現在的高墻已經不是我們想象的破封閉、落后、踩縫紉機了。踩縫紉機?那已經是過去的事了。有些網友調侃,這不比我大學學的有用?甚至有人直接喊話:“牢大,你是在哪個‘號子’里學的建模啊?”
玩笑歸玩笑。言歸正傳,現在的高墻已經不是十幾年前的模樣了。沒錯,在這個萬物皆卷的社會,這股風竟然也吹進了高墻之內。
課堂里的學生卷,職場上的白領卷,現在連高墻里的服刑人員,也加入了這場“職業技能升級”的賽道。
高墻現代化起來了,直接引入計算機建模、數字動畫、視頻制作等現代化職業技能培訓。
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刑滿釋放人員的就業競爭力,讓他們能順利回歸社會,找到立足之地。主打一個“邊改造、邊學習,出獄即上崗,無縫銜接內卷戰場”,從鐵窗卷到工位。
高墻內已經發展到什么程度了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就以贛江高墻為例。贛江高墻為了讓服刑人員出獄后更好地回歸、融入社會,把當下火熱的數字經濟和再社會化結合起來嘗試。
怎么結合?引入三維動畫建模、數字動畫制作、視頻創作等數字技能,打破固有的形式。這些包含更多科技含量的勞動崗位,能夠讓高墻內的服刑人員在漫長的牢獄生涯中也能接觸到新知識、新技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想象一下,高墻之內,服刑人員坐在電腦前,不是在打游戲,而是在學習用專業構建虛擬模型、剪輯視頻、制作動畫。這畫面,是不是有點顛覆你的認知?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要在高墻里面教這個?
其實這并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早就提出了技能矯正這個概念。說白了,就是讓服刑人員在漫長的改造期里,不僅僅是消磨時間,更要學到真本事。
現在各地都在逐步試點,將職業教育帶入高墻體系中,不至于說到了出獄后找不到技能謀生,再次犯罪又重新進去。到時候受罪的不僅僅是社會,更是無數個家庭。
我們不是在消磨服刑時間,而是在建設一條走出圍墻之后的新路。對于出獄后的服刑人員來說,它或許正是重新融入社會的一塊敲門磚。
想想看,一個刑滿釋放人員,能拿的出像樣的建模作品集或者見面禮,這不比空手求職強太多?
對社會、家庭來說,這更是意義重大。減少了重新犯罪的可能,也讓那些苦苦等待親人服刑歸來的家庭,少一份揪心,多一分安穩的期待。
高墻內的“卷”,卷的是技能,卷的是未來,卷的是一份重新開始的希望。這“卷”,卷得值!你覺得呢?
一句問候一份情,一封家書一片心。讓愛常在筆尖流淌,用信件架起溫暖的橋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