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想象中,監獄里的新人或許會害怕遭受暴力、挨打等情況。然而,現實卻可能與人們的固有認知大相徑庭。但對一個原本自由的人來說,會面臨諸多挑戰,如廁所沒有隱私、吃飯如同打仗、連名字都被剝奪等。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真實的監獄生活。
一、廁所半開放設計?
(一)多數情況
大多數的監獄都是半開放設計,這樣設計原因主要是為防止服刑人員利用廁所隔間自殘、斗毆、藏匿違禁品(如刀片、毒品)。監獄廁所通常采用無門隔斷或僅安裝半高擋板,確保巡邏民警能隨時觀察內部情況。
(二)例外情況
部分新建監獄或外籍人員監區可能設置磨砂玻璃隔間,但門鎖會被拆除或禁用,且民警有權隨時開門檢查。
二、吃飯像打仗?
這種說法其實是有點夸張的。監獄有嚴格的流程管控,吃飯會在固定時段,用餐時間精確到分鐘(如早餐15分鐘、午餐20分鐘),超時未吃完直接收走。
監獄采取的是無聲就餐,多數監獄禁止交頭接耳,違者扣分影響減刑。
之所以有吃飯像打仗的說法,主要有2點。一是菜量有限,普通監舍10人一桌,需快速分菜,吃飯時間有限,必須加快吃飯速度。二是特殊加餐,家屬匯款購買的泡面、香腸等需排隊用熱水沖泡,高峰期可能擁擠。
三、名字被剝奪?
從很多的影視劇中我們都知道,監獄中的每個人都有編號。這種形式雖然存在,但在日常還是可以用自己的名字的。
(一)編號使用場景
1.檔案登記
入監時分配唯一編號(如“12345”),用于法律文書、醫療記錄等正式文件。
2.點名與勞動
民警訓話或集體活動時通常喊編號,減少口誤。
(二)姓名保留場景
1.家屬會見
登記表、通話記錄均顯示真實姓名。
2.監舍內部
服刑人員之間私下多以“老X”“名字后兩字”稱呼,民警日常管理也會使用姓氏(如“王某某”)。
(三)其他細節補充
剃頭:入監24小時內統一剃光頭(女監為齊耳短發),抗拒者由多人強制執行。
囚服標識:胸前印編號,背后印監獄名稱,杜絕便服混穿。
監控無死角:監舍、走廊、活動區全天錄像,睡覺翻身也會被記錄。
監獄管理中的這些規定,雖然對新人造成一定困擾,但也有著維護監獄秩序、保障所有服刑人員權益的目的。通過適應這些規則,服刑人員逐漸學會遵守法律、尊重他人,為自己的改造之路奠定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