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許多中國人心中,姚明不僅是一個籃球運動員,更像是一種精神象征。
從上海少年到NBA巨星,再到中國籃協主席,他經歷了別人幾十年都難以擁有的高光時刻,也承受了難以承受的壓力和誤解。
他是那個被過度依賴和榨干的巨人,最終選擇了在退役之后,踏上一條新的道路。
這條路不再是球場上的奔跑,卻依然與籃球有關,只是方式不一樣了。
被榨干的籃球巨人
姚明1997年入選國家隊,并且他還是以中國籃球賽場第一的身份進入NBA,這也是亞洲球員第一次站上如此高的位置,那時他還只是個青年隊球員。
此后的十一年里,他幾乎沒有缺席過任何一屆國際大賽。
從他進入聯盟開始,媒體對他的“行為舉止”就是非常苛刻的,首秀0分直接被貼上“水貨”的標簽,但沒過多久,他就用實力回擊了這些聲音。
他以單場20分以及巴克利“親驢”事件,讓美國人重新審視了這位來自東方的大個子。
他與奧尼爾的對位成為經典,雖然在身體力量上略遜一籌,但靠技術與智慧彌補了差距。
在NBA,他不僅成為火箭隊的支柱,更成為中美籃球交流的橋梁。
特別是在他2002年進入NBA之后,這種“全年無休”的狀態變得更加嚴重。
每年NBA賽季一結束,別人都在休假調整,他卻必須回國集訓,繼續為國家隊出戰。
2004年雅典奧運會,他場均20分以上,是中國隊闖入八強的最大功臣。
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他帶傷復出,距離上一次腳傷手術不過五個月,但他依舊拖著傷腿沖上前線。
這種連續作戰的方式,讓他的身體從未得到真正的恢復,但沒辦法,他是中國體育運動員,國家籃球隊需要他。
很多人只看到奧運八強的成績,卻忽略了背后是姚明用健康和未來換來的。
每次受傷后都需要很長的恢復期,但為了國家隊,他必須縮短康復時間,帶傷出戰。
在這種光環加持的背后是更沉重的負擔。
他就像一臺不斷被啟動的發動機,而且是一臺從來沒有人問過他的發動極限在哪里的一臺發動機。
短時間高負荷的訓練和比賽,讓他的身體徹底“崩塌”。
2010年,再度受傷的姚明最終在2011年宣布退役,當時他只有31歲。
在NBA,這個年紀退役的也算是頭一個了。
NBA戰神科比也才38歲退役,奧尼爾39歲退役,詹姆斯至今仍在征戰。
但姚明被迫提前結束職業生涯,不是因為他不夠強,而是因為他被使用到了極限。
退役運動員“再出發”
姚明退役以后本以為他會靠在NBA賺的錢加上自己商業代言和投資去過吃喝不愁、安逸平淡的日子,但他沒有,他選擇擔任中國籃協主席,繼續為國際籃球事業再添新機。
2017年,姚明正式接任中國籃協主席,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放棄自己所有與中國籃球相關的商業代言。
并且將原本屬于自己的4億代言費“轉贈”給CBA聯盟,幫助聯賽招商引資。
他推動“雙國家隊”制度,讓紅藍兩隊互相競爭,以此激發球員斗志。
此外他還引入CBA工資帽制度,改變對籃球運動員的選擇方式,讓更多非體校出身的大學生和草根球員有機會進入職業聯賽。
他的這些改變并沒有空喊口號,而是真的實行了,但是有改變就有新的矛盾和問題出現。
2019年男籃世界杯,中國隊在主場出局,無緣東京奧運,之后亞洲杯和亞運會接連失敗。
看到這種場面大家開始將失敗的原因指向姚明,質疑他“只會宣傳,不會帶隊”。
但他只是那個試圖推動改變的人,他努力了七年,但是面對這樣的局面,姚明似乎也陷入了迷茫,他開始質問自己的改變是否是正確的。
終于在2024年他決定卸任,或許自己是真的沒能改變國家籃球的現狀。
他說,希望把一個完整的奧運周期留給下一任領導人,給新團隊一個順暢的起點。
有人指責他是看到自己擔任這個位置之后沒有做出貢獻,所以羞愧才選擇退役,但有的人則認為他做的已經夠多了,他這是一種負責任的放手,而不是逃避。
新生活也有不變的熱愛
辭去主席職務后,姚明終于可以喘一口氣了,多年的運動生涯加上退役后忙著工作,讓他很少有時間陪伴自己的家人,這次他也終于可以慢下來去帶著妻子和女兒出游。
有時候網友在國內多個旅游城市也會偶遇他,從網友曬出的合照也能看出退役后的姚明已經沒有之前打比賽時候看著那么疲憊了。
而且他也開始減重,整個人比以前看著輕松了很多。
退役后的姚明,雖然不再打球任職,但他從未真正遠離籃球。
他只是換了一條路繼續往前走,姚明開始繼續做他組織的青少年公益項目,推動“姚基金”,資助貧困地區的孩子,讓那些擁有籃球夢的孩子也能接觸到籃球。
他希望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那些孩子,讓他們里自己的夢想更近一步。
結語
運動員的身體是有限資源,不是無限消耗的“國家機器”。
姚明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創造了很多奇跡,也為國家拿下很多榮譽,如果不是因為連軸轉導致自己身體實在不能再繼續站在賽場上,或許他會拿下更多的榮譽。
即使已經退役了,但姚明仍然選擇在籃球這條路上繼續付出,只不過不再是用身體,而是用公益的方式去贊助那些擁有籃球夢想的少年。
他選擇了一個新賽道,也是再為那些以后站在賽場上的籃球運動員鋪一條平坦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