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7月16日上午,貴州師范大學“香樟青年·追尋紅色足跡”研學實踐隊的同學們在一曲婉轉悠揚、原汁原味的《侗歌聲聲唱給黨》的歌曲習唱中開啟了黎平肇興侗寨的研學之旅。
侗族大歌研學基地內韋鋒老師帶領同學們學習侗族大歌演唱。
當天教同學們一起習唱這首歌的是來自肇興中學的韋鋒老師,有著26年教齡的韋鋒老師扎根苗鄉侗寨教學一線的同時,一直堅持教孩子們傳唱侗族大歌。
“慶習加哈,悶賴加響嶺今胖葉葉光……(音)……起!”為了讓貴州師范大學的同學們領略侗族大歌的風采,韋老師首先教大家唱了一首在當地朗朗上口的《布谷催春》。
侗族大歌研學基地內韋鋒老師帶領同學們學習侗族大歌演唱。
只見韋鋒老師一手拿著歌單,一手輕輕抬起來回打著節拍,貴州師范大學和肇興中學的孩子們立即跟上,哼唱起來。
“不錯哈!我們的大學生第一次學,就能唱到這樣的程度。”學生唱罷,韋老師用嫻熟的技巧繼續著教學。
如果《布谷催春》算是“開胃菜”的話,接下來韋老師教學場景的轉換可謂“上大招”。
韋老師靈機一動,直接讓孩子們離開市內,穿過肇興侗寨大街,直奔信團鼓樓。韋老師解釋,要唱《侗歌聲聲唱給黨》必須得換個地方才來勁。
韋鋒老師講授侗歌《侗歌聲聲唱給黨》。
《侗歌聲聲唱給黨》是一首曲調結合侗族大歌襯詞(如“呀啰耶”)與流行音樂元素相融合,既保留民族特色又貼近現代審美的歌曲。
幾分鐘,老師和學生們先于游客“占領”了鼓樓。
“美麗的侗寨哎,綠水青山好風光……幸福的侗家哎,多嘎多耶情豪放……預備起!”鼓樓下,沒想到韋老師剛起了頭,學生們就自然地跟著唱了起來,歡快的節奏引得鼓樓下迅速聚集當地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以及游客,他們紛紛湊過來,有的跟著節奏搖著頭,有的則拿出手機迅速記錄激動瞬間。
同學們與韋老師聚坐在信團鼓樓內。
同學們在信團鼓樓內合唱侗族大歌。
“咦,好聽,再唱一首!”唱完一曲后,一旁大爺的話把同學們逗得哈哈大笑!
歡快的時光總是短暫,在學習過侗族大歌后,貴州師范大學實踐團隊的民族文化探訪之旅就告一段落。大學的同學們拿出事先準備印著“香樟青年”LOGO的筆記本和筆,以及寫上滿滿祝福的明信片寄語送給了肇興中學的老師和孩子們。
貴州師范大學實踐隊成員給肇興中學同學帶來的印有“香樟青年”LOGO的筆記本以及親筆書寫的明信片。
韋鋒老師告訴同學們,多年以來,在他的引導下,很多孩子因為唱侗歌走出了大山,走向更寬廣的舞臺。而近些年來,這些走出去的孩子又回到了侗寨,積極投身到建設家鄉、傳承文化的各個崗位上。
肇興侗寨。
“我覺得自己越來越明確了自己未來的方向了。”聽了韋老師和孩子們的故事,貴州師范大學2022級歷史與政治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李嘉倩表示,在下一步的大學生活中,自己將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抓住大學的美好時光,提升自身素養,讓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師范畢業生,將來也像韋老師一般,扎根講臺,教書育人,讓優秀的民族文化在代代相傳中生生不息。(文/周天宇、胡琦睿 圖/張浩)
演唱結束后,貴州師范大學實踐隊師生同韋鋒老師合影留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